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4回徐天化提狱正典刑济颠僧(2/3)

此时济公在酒馆,看得明明白白,忽然听见又是通通通的三声大炮,接着炮声,那看的人这一些嘈杂声腔,就惊天动地似的,原来生已报午时一刻。济公摸不着底,以为已到了时候,忙急急的飞步下了教场,连走连喊的:“刀下留人!”一众站场的兵丁挡也挡不住,一溜烟的撞上演武厅来了。恰巧由关帝庙殿屋上下来的那个差人才了庙,昏昏脑的也奔演武厅。一个由东面上来,一个由西面上来,刚刚撞了一个满怀。那时仇人见面,目最明,那差人就想抓住了他,他一个官报私仇。不料转一看,见公座上三个大人见了和尚,一个个皆连忙起,十分恭敬,暗:这断然就是那个济颠僧,我吃的他这一顿说不来苦,只好算了罢,大约是报不到仇的了。想罢,就躲在书差后面,单看他疯疯颠颠的,喊得来究竟怎样。但见孔式仪等站起来,迎着济公说:“圣僧喊刀下留人,莫非是要救徐家父吗?但这事某等奉了王命,不敢自主,必定要求了圣上的赦旨来,才得能彀。”济公:“既然如此,俺且去求赦旨是了。”杨魁:“师父要去就赶快去,若过了午时三刻,那可就保全不住了。”济公:“这时是什么时候了?”孔式仪:“已是午时一刻一分。”济公:“没事没事,包来得及的。”步连忙就下了演武厅,用了一个缩地法,暗:我也不由黄门费周折了,不若直奔慈宁反为便当。说时迟,来时快,转时候济公已到了慈宁,随即就由那个当官太监内奏明,立时就见旨意下来,说:“宣圣僧见驾。”济公跟同内。

却说法场上自从济公走后过了一息,又放了三炮,生报过了午时二刻,那杀场上已将犯人的酒饭送到各人面前,那棺柩前也有一碗饭、三块、一盅酒,这叫国家的恩典,大约犯人也没一个去扰他了。此时徐家父看见这两碗饭送到面前,止不住泪直淌,暗:我堂堂一个国戚,今日到这个地步,上炮声一响,首异,想来皆是我们自己寻死。想到此,又听外面炮声三响,生报到午时三刻,雷鸣同守城那将拎了,就在两一来一去的冲着,两边的刽手一面抓着了

。孔式仪同樊树、杨槐座,走到王命亭前,礼生叫礼已毕,请了王命,供在公案上面,复行退下,又在城隍席棚前行了礼,这才人座。当下生奉着日规,对着太专看时刻。那城隍席棚前平挂了一把秤,两面黑旗,两个差人拿着展来展去。那犯人旁边皆站了一个刽手,棺枢旁边也是一样。其馀一众帮忙的,以及值日、开棺匠人,各执各事,我也不暇细说。单有吴才旁边只有两名护犯的差人,凹名兵了,因他不过陪绑而已。

也叫该因徐家父理合有命,恰巧这日因斩决徐天化、徐焱,皇上愁太后心里不安,一早随即散朝,就到了慈宁,百般安母后。也想传旨赦回,无如太后那日已将奏折批准,不好朝更暮改的,恨不得个人来转一转弯。正同太后说到徐国舅年老糊涂,被人愚等情,太后不由得的叹了一声,泪珠直。忽见当太监匆匆说:“有济公圣僧在门候旨。”皇上早知其来意,不等皇太后开,便说:“快些宣他来见。”那当官太监随即就将济公宜,济公见了皇上、太后,行礼已毕,太后便传旨赐坐。济公:“僧人此番没有功夫坐了,求圣母、皇上赶降一赦旨,将国舅父放回,实为万幸。”太后:“这样大逆无贼,恐怕留下来反为后害。”济公:“无妨,僧人自有理,先求圣母、皇上发了赦旨,将人赦回,那僧人午后仍然,断将二人的心代他医好是了。”太后:“那心还能彀医得好吗?倒要请其详呢!”济公:“午后自然奏明,此时关,是不能耽搁了。”皇上:“这便怎好呢?就是着太监传旨也来不及,此刻已午时二刻二分了。”济公:“僧人倒有一法,就请陛下亲笔写一‘赦’字,用了御宝,僧人带去,多分还可以赶得上呢!”皇上满心大喜,忙着监拿过一幅黄绫,提笔写了一个“赦”字,就顺便拿太后的御宝用了一用。济公见皇上用过御宝,因为时候不早了,也不等到分付,一把便抓了圣旨,随即作了缩地法,忽然不见。皇上自然十分诧异,这且下不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