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服气。你们不知此宝来历,就随便乱说。"天灵子笑道:"到底驼子高明识货,不像你们随口胡言乱说,全无是处。"追云叟笑道:
"朱矮子成心怄你哩,谁还不知氤氲化育之理?此宝用以浇花,实是合用。不过仙葩遭劫,多少沾点浊气,比起人间用那猪血、油汁浇花,总强些罢了。"乙休道:"你既明此理,还说甚么?天灵子,彼众口利,孤嘴难鸣,不要理他们,催完了花,白、朱二矮还有事呢。"
那灵翠峰自从灵泉灌入,泉路开通之后,峰腰便挂起两条瀑布,相隔两三丈,下面各有一原生洞穴承住,并不外流。乙休说时,血儿早走过去,由法宝囊内取出一个尺许长的血红色皮袋,接住泉流。约有半盏茶时,飞起空中,将袋往空中一掷,立即长大亩许,由下望上,绝似一朵红色云霞。血儿紧跟在后,手掐灵诀一指,适接圣泉便化为濛濛细雨,四下飞落,沿着各处峰峦溪涧,遍地洒将过去。雨云飞驶甚速,顷刻之间,便将适才仙葩布种之处,一齐洒到,水也恰巧用完,血儿收宝归来复命。天灵子正要行法催花,赤杖仙童阮纠笑道:"这些小草琪花,得道友灵泉滋润,当益茂盛,道友不必多劳吧。"天灵子知道灵峤诸仙法力高强,照此说法,必早在暗中行法,便无滴水,也能花开顷刻,不便再为卖弄,便停了手。
易周笑道:"后山花木,已全结蕊绽开,远望一片繁霞。道友何不使仙府奇芳略现色相,使我们先饱眼福呢?"阮纠笑答得一声:"遵命。"晃眼之间,适才千百布种之处,突然一齐现出三尺许高的花枝,都是翠叶金茎,其大如拳,万紫千红,含芳欲吐。
有的地方还现出一丛丛的九叶灵芝。除灵峰、平湖、甬道、通路、广场外,一切峰峦岩石,溪涧坡陀,全被布满,繁茂已极。宁一子道:"贫道无多长物,只带了千本幽兰来,不料仙府名葩开遍全境。一则此间无处培植;二则幽谷小草,性本孤僻,也须另为觅地。
适见那溪谷满布乔松,贫道所携,有一半是寄生兰,本该寄生老木古树之上。仙府将开,微礼尚未奉诸主人,乙道友烦往同行,了此小事如何?"阮纠笑道:"我适闻到幽兰芬芳,由道友袖间飞出,我早已料到。空谷孤芳,不同俗类,已暗命弟子留有一处幽谷,就在绣云涧后。诸位道友何妨同去,一赏芳华?"众人俱称愿往。宁一子逊谢了两句,便由朱、白二老前导,往仙府左侧横岭转将过去。
一路之上,只见洞壑灵奇,清溪映带。原有的瑶草奇花,本是四时不谢,八节如春,名目繁多,千形万态。又经仙法重新改建之后,景物越显清丽。众仙顺着绣云涧,到了鸣玉峡尽头。循崖左行,面前忽现出一片松径,松柏森森,大都数抱以上,疏疏森立,枝叶繁茂,一片苍碧,宛如翠幕,连亘不断。左边一片破塘,水由仙籁顶发源,中途与绣云涧会合,到此平衍,广而不深,溪流潺潺,澄清见底,水中蔓草牵引,绿发丝丝。
树声泉声,备极清娱。宁一子笑道:"这里便好,且把寄生兰植上吧。"随说长袖举处,便有细长如指的万千翠带一般,往沿途老松翠柏的枝丫之上飞去。立时幽香芬馥,令人闻之心清意远。定睛一看,那寄生兰叶,俱在二三丈之间,附生树上,条条下垂。每枝俱有三五花茎,兰花大如酒杯,素馨紫瓣,藤花一般,每茎各有十余朵,累如贯珠,香沁心脾。乙休道:"仙兰渚上奇兰,异种名葩,何止千百,此是其中之一。虽是人间嘉卉,但经过宁一道友仙法培植,休说常人无法觅得,只恐各地名山仙府中,也未必能有这样齐全呢。"阮纠笑道:"丁师妹最喜兰花,灵峤宫中还植有数十种,除朱兰一种得诸灵空仙界外,余者多是常种。道友奇种甚多,不知还肯割爱数本么?"宁一子道:
"丁道友见赏,敢不拜命。袖中尚剩五百余本,约百余种,真属罕见的不过十之一二。
荒居所植,除朱兰只有一本,未舍送人外,稍可入目的,每种都分了些来。请丁道友指示出来,不俟会毕,便可奉赠。"丁嫦笑道:"阮师兄饶舌,重辱嘉惠,无以为报。小徒篮中花种尚有少许,即当投桃之报如何?"陈文玑随取花种奉上。宁一子喜谢收下。
话说众仙走完松径,转入一个幽谷。宁一子见左边危崖排云,右边是一大壑,对岸又是一片连峰。一条极雄壮的瀑布,由远远发源之处,像玉龙一般蜿蜒奔腾而来,到了上流半里,突然一落数丈,水势忽然展开,化为平缓。遥闻水声淙淙,山光如黛,时有好鸟嘤鸣于两岸花树之间,见人不惊,意甚恬适,衬得景物益发幽静。仙都二女笑问玉清大师道:"这么多禽鸟,适才地震怎禁得起?莫不又是法力幻化的吧?"大师道:
"这事还亏我呢。仙府本无鱼鸟,这些都是申、李、金、石等四人闲中无事搜罗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