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破碎虚空破碎虚空悟dao(3/4)

内的事物,在这距离内,它只能凭水流的感应来判断目标的行动,这是传鹰唯一可以利用的优势了。

传鹰聚精会神。魇龙迫在七尺的距离,巨口开始张开,露出白牙,这里虽然是湖底的深处,但仍有些微光线透入湖中这深度,足以令传鹰这类特级高手隐约见物。

六尺、五尺、四尺…

巨口张大。

传鹰觑准时机,整个人向前疾标,一下翻在魔龙的头上,两手闪电抓出,一把紧握魔龙头上的短角。整个人骑在龙头,两脚挟紧龙颈。

魔龙在吃惊下向前乱窜,在湖水内疯狂的来回翻腾,有时又飞跃湖面之上,弄到整个地底湖海地覆天翻,所有鱼兽都四处窜逃。但传鹰手握双角,紧附它身上,任它乱窜乱动,丝毫不为所动。

魔龙拥有无限的精力,窜高伏低,又不时翻来覆去,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刻,连传鹰这等气脉悠长的高手也开始感到吃不消,手足麻木痛,全身僵硬,若非多年来艰苦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纯以身体的状态来说,早要放手。但如果魔龙再这样持续下去,松手只是早晚间事。失败的情绪涌上心头,传鹰除了要对抗身体的疲倦,还要对抗心灵的疲倦。

魔龙又一次窜上湖面近三丈的高处,巨大的战神殿在前方俯伏不动。一道灵光射进传鹰心头,使他记起战神图录的第三十六幅图。那幅图录正中画了一个人,盘足安坐在一个大圆中心,但那个人的心胸部位,也画了一个细小的圆。图录下方写道:「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太极本为一,因小成大小,因意成内外,若能去此心意,岂有内外之分、你我之别,天地既无尽,人身岂有尽,尽去诸般相。」

传鹰当时看得百思不得其解,但在眼前的劣境下,忽地豁然大悟。他现在万般疲劳,全因执著内外之别、你我之分,因有身躯,始有疲累;因有心意,始有苦痛。多年来禅悟的功夫,蓦地变成具体的经验。

传鹰父母只得他一子,少有奇气,不好与儿童群,每独入深山,数日始回。十六岁已遍读五经四史,沉默寡言。舅父厉灵一日云游到家姊居处,见传鹰先是大惊,继而大喜,也不理传鹰父母的高兴或不高兴,在传鹰家中住下来,老少两人终日游山玩水。厉灵将胸中易学理数、地理天文、仙道秘法,一股脑儿尽传给这外甥。传鹰一学便晓,一懂便精,到二十一岁已能另出枢机,自成一格,厉灵长叹三声,大笑下飘然而去。传鹰则独自远游,十多年来遍历天下名山大川,以至乎西北苦寒之地,寻求天道之极致。年前心念一动往访厉灵,在厉灵要求下,来赴韩公度惊雁宫之约,致有目下奇遇。

传鹰一向以来,对道家奉为无上圣旨的「物极必反。道穷则变」一知半解,虽能明白字面的意思,但却从来没有方法在实际上加以应用。在目下的处境,加上战神图录的启示,他忽然领悟到当肉身至疲至倦时,唯一的方法,就是由有身变无身,而达至这境界的法门,就是把「心」这堵定内外的围墙拿走,让人这「太极」重归于宇宙的「太极」,既无人身,何来困境?

要把心拿开,先要守心,当守至心的尽极,物穷则变,始能进军无心的境界。

传鹰刹那间抛开一切凡念,将精神贯注灵台之间,任得魔龙遁地飞天,总之不存一念,不作一想。

浑浑沌沌,无外无内,无人无我,没有空间,没有时间。

尽去诸般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