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燕灵机一触:“莫非那‘中指’所指之处有甚古怪么?”当下仗着巧妙的轻功,爬上那个石壁。
石壁如削,长满苔鲜,滑不留足。好不容易爬到那松枝投影之处,仔细看时,也不过是长满苔鲜的岩石,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云中燕费了若大气力,心有不甘,想道:“莫非这石壁上留有文字?”当下剥去苔鲜,果然发现一个擘窠大字,是个“替”字。
云中燕大为欢喜,连忙擦燃随身所带的火石,继续剥去壁上的苔鲜,凑近去看,依次发现一个“天”字,一个“行”字,一个“道”字,但却也仅仅只是这四个大字,没有其他小字了。
云中燕本来以为石壁上可能有吴用的留书,指示如何去寻找那部兵法的,不禁大力失望。心里想道:“替天行道,这本来就是梁山泊打出的旗号,刻在石上,也没有什么稀奇。”
正自心灰意冷之际,忽地发现“道”字和“行”字各缺一笔,初时还以为是年深月久,字迹剥落,细看才知本来如此的。
云中燕沉吟半晌,想道:“写字的人,为什么故意把道字和行字少写一点一勾呢?”
突然灵机一动,心道:“鲁智深偈语中的第三句是道行完满,莫非这个“道行”说的并非本义,而是指这石壁上的道行二字?但偈语是说道行完满,这里却偏偏都缺了一笔,什么道理?”
苦苦思索,许久许久,云中燕忽地得了一个注意:“偈语说的是道行完满,我就替它补足吧。”
当下云中燕抽出主剑,用剑刻字,补那两笔缺笔。在“道”字的左上方重重一戳,在行字的右下方斜斜一削,便成了一点一勾。
剑锋所至,奇迹忽现,当那一勾完成之后,忽听得“轧轧”声响,那块刻有“替天行道”的长方形石头似有松动之状,云中燕用力一掀,整块石头竟然给她揭了起来,现出一个洞口。原来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之中有一个石匠出身的巧星金大坚善造机关,巧夺天工。当年吴用埋藏这部兵法之时,除了鲁智深之外,还有金大坚随行。石壁上的机关就是他布置的。
云中燕喜出望外,当下点燃一束松枝,便钻进去,这个洞黑黝黝的深不见底,云中燕不觉也有点害怕,但心里一想:“倘若给我找到这部兵法,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即使我不想领功,最少也可以得到爹爹的夸奖。”于是大着胆子下去。
到了下面,脚踏实地,只见洞中又有一个小洞,不过拳头般大小,有水流入,汇成一条小溪,从另一边的石罅中流出去。云中燕心道:“这山洞果然是在瀑布的下面。”
洞中央一块石上刻有“水云洞”三个字。
云中燕道:“当年这个洞想必是有出口的,在这洞中,可以观赏外面瀑布的奇景和山上的云海,所以名为水云洞,后来却给堵死了。但却不知那部兵法藏在何处?”
洞中有许多石钟乳滴下凝结成的石笋,有的肖人,有的肖物,但云中燕已是无心观赏了,一心在找那部兵法。
眼看手中的这扎松枝已经烧了一大半,兀是毫无线索可寻。云中燕心急起来,忽地想道:“水云洞中间是个“云字,鲁智深的第一句偈语是‘坐看云起’,莫非这句渴语也并非空泛的写景之辞?我何妨用刚才开洞的方法再试它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