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章算盘(2/3)

他们,并且自己也借故去到信主人家里串门

小宝上到小学六年级时,元叔告诉他,他发明了一新型的除法,本不用再背那些“归片”诀了。小宝急促地让元叔教给他,原来只

小宝学之前,元叔教他打算盘。先是教了“三变九”(一说是三遍九),后是教了“九变九”(一说是九遍九)。这两变法,都是加法,用来练习诀,练习指法用的。

打乘法,就是用的小学生学习的乘法诀,打的时候,念着乘法诀,拨算盘时,手法上仍然离不开加法,只不过会贯通了,不需要心,自会打得来。

元叔很喜小宝,他经常对人说:“这孩真是聪明,教他什么不几遍儿就学会了。”他也教孙二孬,孙二孬说:“元哥,你别难为我,我不是读书的料儿。”元叔也喜他,随他便儿扒自己的东西。

小宝至今记得,在他上学以前,元叔教给他的“斤两歌”诀是:“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六三七五,七四三七五,八五,九五六二五,十六二五,十一六八七五,十二七五,十三八一二五,十四八七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两整一斤。”这意思当时小宝当然不明白,只知“一个六二五、一个六二五”地在算盘上往上加,指法上依然遵循着加法诀的路,加到十六遍时,就归结成了一。等他上了小学以后,逐步明白了,这是一老秤,一斤是“十六两”十六位关系。“六二五”这个数字,实际上是用十六去除十,等分来的。中国人很聪明,祖冲之和许多古老的数学家们对数字的研究,还有度、量、衡方面的设计,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八卦用的是二制,现在成了计算机运算的基本位关系。我们的老祖宗,还会用“打”这个量词,那是十二位关系。

“九变九”的诀依然是这么几句,只不过一直将诀顺着打下去,不能记混了。只要打上九遍,就可以把数字打得顺序倒了过来。

算盘的上档有两个珠,一个当五个数,最上边的一个不常用,因为用到它时,就已经位了。只有在除法运算时,才偶尔发挥一下作用。下档有五个珠,每一个珠当一来使用。“三变九”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依次排列起来,成为整齐好看的直角三角形。打“三变九”时,见什么数字加什么数字。“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逢五一,六上一去五一,七上二去五一,八去二一,九去一一”就这样,边念诀边打数字,打上三遍,算盘上的数字排列是“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遇到了最后一个数字一、二是反着的,用一句无用但是有效的诀“起一来一”就把数字关系理顺了。小宝开始打“三变九”时,不明白其中的理,跟他七太爷当年不明白“三字经”一个样。但他觉得很有趣,数字的排列就像两把手枪,开始时,枪对着一个方向,打成以后,枪对着了另一个相反方向。

打算盘最难学的是“归片”所谓“归片”不是妇女们现在用的“当归饮片”的简称,而是算盘的除法诀。有“二一添作五、四一二剩二,逢几几”等,这些诀,你要是兴趣的话,现在还有很多人会,过上几十年,还有人会不会,就不好说了。最大的可能,是那些研究传统文化的人还能够一知半解。我就不说了,再说,你肯定说我卖不够了。我这书中,常常笨拙地把这些东西描写得很细,就是因为它们已经失传了。你不信,到任何一个商店、超市买东西,不是简单的计算,就是微型电脑,谁还使用又又笨的算盘呀!不过,说失传也不太确切。据说,这东西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了,有一些人专门把珠算当儿童智力的手段之一,仍然在向下一代传授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