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章考学(2/2)

元叔为小宝心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桐木箱,箱底里压了零零碎碎一百元,这是元叔多年积攒下来的钱,是最贵重的礼。元叔说:“小宝,你去上大学了,就好像我也去上大学了,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小宝的动着泪,打心激这个比任何人对他帮助都大的长者。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就像过年一样兴。杜思宝的爷爷杜兴和爹爹杜凤翔商量,要请客庆贺。刘庆典是支书记,当然在被请之列。刘庆典兴地参加了酒宴,喝到半酣之时,掏了五十元钱,说是给杜思宝送盘缠。其他的人也不约而同地凑上了份,十元、二十元不等,让杜思宝一家很动。刘庆典说:“小宝上了大学,是我们全寨里的光荣,送盘缠是理所应当的。小宝,你到了学校,要好好读书,不要忘了咱寨的乡亲们!”杜思宝激动地表示,一定要为庆典叔争光,为爷爷和父母争气,为全寨父老乡亲争脸,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大家都夸这个孩有志气。

接着,寨里不少与杜家厚的乡亲,纷纷送来礼品,有三元、两元钱的,有、衣的等等,杜思宝从一个不起的农家孩,一下变成了全寨里一颗耀的明星。临走的时候,刚刚县第五中读书的孙丫丫,偷偷地送给杜思宝了一个红塑料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上边写着“祝小宝哥哥鹏程万里,妹妹丫丫”而那个了五百元彩礼和一台纫机,才定下几个月的未婚媳妇,却没有前来送他。他从小最要好的朋友孙二孬和恩典,拉着平板车,把他一直送到县城,坐上了去省城的公共汽车。

对杜思宝如此好学,好多人不理解,说这小是个“响圣人”学那些东西有个用,当不得吃,当不得喝,混不来工分。贵亭叔就多次批评他,年轻人不要好骛远,要把心在安心劳动生产上。在大队中,这小是一个落后青年。刘庆典就曾经发话说:“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表现不好,学的知识再多,照样没有推荐上大学的份儿!”所以,全寨里的人都知,这孩没有多大息。年轻人是追求步的,杜思宝曾经写了几次团申请,都不能得到批准。大队团支本来就是刘姓一家的天下,容不得外姓人,更何况杜思宝是一个落后青年,一个书呆!这一切反而更加激发了杜思宝的学习狂,元叔在暗中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他就在知识的海洋里孤独地遨游。

谁知,恢复考制度后的第一次考,这知识的积累,让他在考场上的发挥十分,他以分考上了省综合大学,成了我们这一带方圆几十里唯一的大学生。那时候,政审十分严格,支书刘庆典曾经对公社来调查他的人员,搜刮肚地说他坏话,主要说他“三大革命建设”不积极。政审人员说,这一条不成立“三大革命建设”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去了前边两条,如果科学实验不积极,显然考不好成绩。刘庆典他们几个忽然想起他不在文艺宣传队,找到了致命的一条,说他“不心宣传泽东思想”这一条就记在了他的政审材料里。当然,政审活动杜思宝并不知,说他了多少坏话,他都被蒙在鼓里。正因为这些,在录取他时,学校的老师看到这一条严重问题,犯了不少踌躇,把他的档案提来又退掉,退掉了,又提来,反复数次。终因他考试的成绩特别好,好几个招生学校争着要录取他,他报考第一志愿的学校,才下定决心,担着风险,破格地把他录取了。

打那以后,寨里的学生学习更加发奋,大家都向杜思宝看齐,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升上大中专学校的,在我们这一带,成了有名的状元村。去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多年以后,人们议论起的,仍然是杜思宝破天荒的升学过程。大家习以为常后,虽然不再有那么烈的气氛,但是,为升学的学生送盘缠,成了寨里的定例,让莘莘学,背负了多少乡亲们的情和期望。

加上他的材本来瘦弱,农业活不是一块好料,到地里活时,癔癔怔怔的,提不起神。并且到中间休息时间,他也从来不与其他年轻人扎堆儿,独自在地上写写画画,默记数学、理公式、定义、定理和法则。有时脆躲在荒沟里,背那些枯燥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合价诀:“Au金,Cu铜,C碳O氧H氢…”“一价氟氯溴碘氢,钾钠金银铜和汞,二价镉氧硫镁汞,钙钡钋铜铁,锡铅锌,锰镍钴镭铬…”或者画一些老士都画不好的有机质的分结构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