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组织了几个村的群众,开着手扶拖拉机,拉了百十个人,为了抵制上缴农林特产税,到县政府去闹。政府有人面,要求去几个群众代表直接对话,大家就把他当
群众代表推了上去。领导逐个问了代表们的情况后,了解到他不是这几个村的人,说他没有代表
,把他赶了
去。他一走,几个代表没有了
领,其他人拙嘴笨
的,说不
个
儿来,这场群访来势凶猛,一泡
就给浇灭了。事后,上访的群众抱怨他临阵脱逃,他反过来骂这些人是天生的笨
,双方闹得很不愉快。这件失败的上访活动,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从此再也没有人跟着他跑了。
有一天,刘继先到新任支书记刘庆河家,对刘庆河说:“六叔,我终于扳倒了刘庆典!”话里边很有
表功的意味儿。刘庆河却不吃这一
,虎着脸说:“继先,以后再不能当二
赖汉了,你要是再聚众赌博,看我不收拾你!”刘继先一听这话,脑门
蹿火,再一次走上了上访的
路。
刘继先不停地上访,在寨里混成了臭狗屎,没有人肯搭理他。好在他一直在外边跑,寨
里很少见到他,人们以为他可有可无,连他的两个弟弟刘臭
和刘继宗都差
忘掉了他。刘臭
正在为自己的小饭铺关张后要不回来钱闹心,他们的三弟、刘家老十五刘继宗的病一直治不好,成了村里最贫困的一
人家。
刘庆河一上台,刘庆典就想串通一分人,找新任支
书记的碴
,但没有几个人肯听他的。群众对刘庆河十分拥护,安排工作,叫
什么就
什么。再加上刘庆河很会办事儿,在全村群众大会上,历数了刘庆典执政期间的一些群众公认的政绩,让刘庆典有了面
,从此对刘庆河不再抱有严重的抵
情绪,我们
寨又由大
走上大治,一度成了
楼乡的先
村。
前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庆贺自己上访告状的胜利。
后来,刘继先发现,其他的告状人,都是以揭腐败为主要内容,往往成效不小。他本来就对刘庆河越来越不满,于是,不再纠缠自己的陈年旧账,开始把斗争的矛
对准了乡、村两级
。他开始从报纸上搜集了许多上级文件,粘贴了满满的几大本
,从各个方面抨击现在的乡、村领导,抨击腐败现象,抨击
迫
植烟叶等。那时候,各级领导的这些
病是很容易找到的,刘继先猛烈地展开抨击,大有一
国“在野党”的味
。
渐渐地,刘继先觉得自己孤掌难鸣。他想“老为你们打抱不平,你们当缩
乌
不行,要
大家就一块儿
”于是,开始鼓动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块儿上访告状。别人不愿意参加,又觉得他是为自己
气的,就有人给他凑份
,给他提供一些赞助。吃到甜
以后,他又抓住一批人的不满心理,怂恿大家告状。后来,在我们
寨行不通了,他就到其他村串联。这年
,人们的生活好了以后“拿起筷
吃
,放下饭碗骂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老百姓对各
集资、摊派、罚款心怀不满,恨不能找机会
气,愿意
钱让刘继先为民请命,慢慢地形成了一
势
,刘继先又成了我们这一带响当当的上访代表。
俗话说,行行状元。一个人无论
什么事情,只要潜心钻研,就能够钻
名堂来。刘继先自从迷上上访以后,再也没有工夫参与赌博,只是偶尔手中没有了吃饭钱,就到车站附近翻“黑环儿”糊
几个钱
。他把主要的
力全
投
到告状上面,访了几年以后,颇有收获,颇有心得。
一开始,他从翻案的角度发,为自己鸣冤叫屈。他对信访
门和纠正冤假错案办公室的领导反映,自己“不仅不在帮派
系,而且同老支
书记一
,
决地同极左路线
行了斗争”要求上级为他平反,恢复他的党籍和职务,补偿他受劳动教养的损失。有关
门认真审查了他的档案材料,知
他劣迹斑斑,拿
他自己
着红指
印
的供词,驳得他只剩下狡辩,没有证据说
能够平反的理由。
人们以为,刘继先从此不会再上访了,其实不然,刘继先上了瘾,他已经和县里领导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混得飞熟,领导机关大院附近的小饭馆都对他很熟悉,有油的残汤剩饭没有少免费让他吃。他去县里上访,就像是去上班、串门一样,混迹在各
上访队伍中,天天可以见到他的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