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通信(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通信

小峰兄:

收到了几期《语丝》,看见有《鲁迅在广东》(2)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huan迎会。我知dao不妙,所以首先第一回演说,就声明我不是什么“战士”“革命家”倘若是的,就应该在北京,厦门奋斗;但我躲到“革命后方”(3)的广州来了,这就是并非“战士”的证据。

不料主席的某先生(4)——他那时是委员——接着演说,说这是我太谦虚,就我过去的事实看来,确是一个战斗者,革命者。于是礼堂上劈劈拍拍一阵拍手,我的“战士”便zuo定了。拍手之后,大家都已走散,再向谁去推辞?我只好咬着牙关,背了“战士”的招牌走进房里去,想到敝同乡秋瑾(5)姑娘,就是被这zhong劈劈拍拍的拍手拍死的。我莫非也非“阵亡”不可么?

没有法子,姑且由它去罢。然而苦矣!访问的,研究的,谈文学的,侦探思想的,要zuo序,题签的,请演说的,闹得个不亦乐乎。我尤其怕的是演说,因为它有指定的时候,不听拖延。临时到来一班青年,连劝带bi1,将你绑了chu去。而所说的话是大概有一定的题目的。命题作文,我最不擅长。否则,我在清朝不早进了秀才了么?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但我自有定例:至多以十分钟为限。可是心里还是不舒服,事前事后,我常常对熟人叹息说:不料我竟到“革命的策源地”来zuo洋八gu了。

还有一层,我凡有东西发表,无论讲义,演说,是必须自己看过的。但那时太忙,有时不但稿子没有看,连印chu了之后也没有看。这回变成书了,我也今天才知dao,而终于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里面是怎样的东西。现在我也不想拿什么费话来捣luan,但以我们多年的jiao情,希望你最好允许我实行下列三样——

一,将书中的我的演说,文章等都删去。

二,将广告上的著者的署名改正。

三,将这信在《语丝》上发表。

这样一来,就只剩了别人所编的别人的文章,我当然心安理得,无话可说了。但是,还有一层,看了《鲁迅在广东》,是不足以很知dao鲁迅之在广东的。我想,要后面再加上几十页白纸,才可以称为“鲁迅在广东”

回想起我这一年的境遇来,有时实在觉得有味。在厦门,是到时静悄悄,后来大热闹;在广东,是到时大热闹,后来静悄悄。肚大两tou尖,像一个橄榄。我如有作品,题这名目是最好的,可惜被郭沫若先生占先用去了。(6)但好在我也没有作品。

至于那时关于我的文字,大概是多的罢。我还记得每有一篇登chu,某教授便魂不附ti似的对我说dao:“又在恭维你了!

看见了么?”我总点点tou,说“看见了。”谈下去,他照例说“在西洋,文学是只有女人看的。”我也点点tou,说“大概是的罢。”心里却想:战士和革命者的虚衔,大约不久就要革掉了罢。

照那时的形势看来,实在也足令认明了我的“纸糊的假冠”(7)的才子们生气。但那形势是另有缘故的,以非急切,姑且不谈。现在所要说的,只是报上所表见的,乃是一时的情形;此刻早没有假冠了,可惜报上并不记载。但我在广东的鲁迅自己,是知dao的,所以写一点chu来,给憎恶我的先生们平平心——

一“战斗”和“革命”先前几乎有修改为“捣luan”的趋势,现在大约可以免了。但旧衔似乎已经革去。

二,要我zuo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期刊上的我的题签,已经撤换。

三,报上说我已经逃走,或者说我到汉口去了。写信去更正,就没收。

四,有一zhong报上,竭力不使它有“鲁迅”两字chu现,这是由比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