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4/4)

获明确命令后方可出击。

当然,带领未经训练的民军上战场,别亚也只能做到这一点,即控制第一次进攻的时机。战时变阵、半途换位、特殊路线移进等复杂战术根本没有可能实施。

一旦某支部队与敌方接触上了,就会脱离指挥,再不受自己的令旗控制。如果能打成杂乱无序的大混战,就谢天谢地了。

第一轮攻击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行,攸关本场战役的胜负。

遥望对面庞大而混杂的敌阵,扫视汹涌似海的叛匪贼群,马赫迪神情漠然,非常冷静。不过,在不动声色的外表掩饰下,他内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尽管殚精竭虑,反覆权衡筹划,还是陷入了瘸子的圈套之中!

由于在内陆叛乱地区需要分兵屯扎城池,故而面对敌人的势头汹汹的大规模南下解围,马赫迪从本就兵力薄弱的沿海地区抽调部队赶来相助。那些地方由于有强大的帝国海军照应,跛子不敢涉足,故而相当平静,裁减缩小驻军,也能紧巴巴地过日子,维持住当地秩序。

孰料庞大的易卜拉辛舰队竟然倾师覆旅,一战而亡,制海权瞬即换手,转到敌人手中!

形势变幻,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与神圣同盟沿海岸线布下大军守卫不同,因制海权在握,沙漠帝国在沿海地区的兵力本就不多,马赫迪这次抽调,各城的兵力遭到进一步削弱,有的仅剩千儿八百帝国将士守卫。这点兵力,平素镇压住老百姓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数以万计的敌方水军从海上杀来,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沿海各城一座座地迅速沦陷。

从海上的彻底劣势转为压倒性优势之后,神圣同盟的后方压力一下子消失了。圣瓦尔尼和猛虎军团散布各地的超过十万的岸防部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向正面前线移动,有的坐上海船,在水师的卫护下从海路奔袭敌后。

这样打下去,从长期来看,是沙漠帝国的必败之局!

两盟半岛的局势已经从极度复杂趋于简明化。

正面的两支主力大军互相咬住,谁也吃不掉谁,仿佛两个大汉摔跤,缠臂、抱腰、勾腿,谁也摔不倒谁。此刻,胜负就取决于背后使绊子了,一个不大的助力,也能让一方获胜,另一方败北。而在这一方面,神圣同盟已经占据了优势。

虽然造成如此不利的局面,易卜拉辛应负主要责任,海军的大败,并非马赫迪所能控制,也情有可原,但他仍然摆脱不了干系。正因为他未曾料到海军会失败,而且败得这样惨,从沿海地区抽调兵力后,造成了这些地方极度空虚,让敌军舰队长驱直入,非常顺利地攻城略地,一路横扫,守军连阻延片刻的机会都没有!

水路已经被完全截断,沿海地区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大溃烂,这是马赫迪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如今的情形下,只有击败别亚,扫清叛逆,保住内陆地区,维护住陆路交通线,方能保留最后一线胜机,即使最终整个战场失利,父皇在前线的主力大军也能有一条安全的退路!

被逼入绝境的马赫迪,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他命令古土、飞梭和其他叛乱地区的帝国正规守军和伪军立刻行动,留下最低限度的守军,其余人马全速向井盐市开进,来参加这场决战,合击别亚率领的叛匪大军。

只有迅速消灭叛军主力,内陆地区才能求得安定,如若不然,等敌人将濒海地区夺占巩固,然后沿陆路深入进来,外敌与叛匪勾结作恶,内应外合,马赫迪再厉害,亦将无力回天!

当初为了钓别亚上钩,这些部队刻意晚一点调度,大概要等两天之后方能抵达战场。马赫迪定下了坚守两日然后大举反击的总策略,但他却并不一味龟缩营内死守,而是背营结阵,先干上一仗,挫挫敌人的锐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