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撤职,怎么想也不对劲。联想到李浑的下场,联想到窦氏的临终之言,李渊明白了,皇帝这是在找借口来排挤李姓家族,如果他再不采取应对的措施,李浑的今天就是他李渊的明天。
其实,老杨家当了皇帝以后,就不那么看重老兄弟们的情义了,从杨坚开始,手中的屠刀就在有意识地挥向原来的那些手握重兵的老哥们,杨坚杀功臣和大臣,那也是出名的狠呀,后世的明太祖,估计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只是,杨坚杀的大臣都是握有重兵或掌控权利的门阀贵族,很少杀这些凭借军功和才能升迁上来的平民新贵,这是杨坚逐步采取的控制中央集权和进行人事改革的措施。因此,杨坚的杀戮名单中,绝对不会有李渊。
中国从汉以来形成的士族门阀制度,在晋朝和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也走向了衰亡时期,游手好闲就能获取巨大利益的认知使得士族集团越来越**,没有能力却拿斜眼看那些有能力有军功的新贵,这种姿态,让靠军功爬上来的杨坚很是恼火。
根据记载,杨坚的父亲杨忠出生在山东,但杨家祖籍是陕西华阴县人(汗,华阴,又一个强大地方,不过,后来的那句话…咳嗽),杨坚的母亲姓吕,名字…反正,杨坚的父母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应该都是汉人,虽然当时的北方胡汉混杂,很难分清一个人到底是纯正的汉人,还是混血儿,但杨坚的父母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杨坚本人则以纯正汉人自居,可能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所以,杨坚可以说是自晋以后的第一个汉族血统的平民皇帝,而他在当皇帝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汉姓。因为北周皇帝宇文泰是个鲜卑人,他憎恨西魏孝文帝让所有鲜卑人都改汉姓的做法,一上台就赏赐了无数鲜卑姓氏给这些心腹大臣,杨家获得的鲜卑姓很奇怪,叫普六茹,杨坚就获得了一个洋不洋中不中的怪名字——普六茹坚。杨坚看来对此是深恶痛绝,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老子是汉族,不要那劳什子鬼姓氏。
于是,在皇帝的示范作用下,那些被赏赐了鲜卑姓氏的,还有本身是鲜卑人,在西魏时代被勒令改成汉姓氏的大臣们,纷纷更改自家的祖籍,据说,当时的北方大族还得意洋洋地对南方贵族说,俺家的汉人血统比你们纯正…汗,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不过,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确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少数民族在咱们强大的汉文化影响下,都逐渐被同化了,没有同化的也被连年的战争消灭了大部分,剩下的,都跑口子外去了,这其中,也包括了高句丽…算了,这些就不说了,真要扯起来,能写一本书了,梦梦我可没这个水平和精力。
…………………
为什么扯杨坚的汉人血统论,那是为了说明杨广的江南情节。杨广吧,这家伙其实很有文化人的味道,能写一手好字不说,文章也作得比较华丽和有文采。这功夫是杨广长年接受文化教育的结果,也是他努力学习汉文化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