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未雨(2/2)

君雅和王威勾结突厥人的罪行就这么被坐实了,杀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公开君雅和王威的同时,李渊宣布,鉴于全国盗贼烽烟四起,他要率军南下江都,恭迎皇帝陛下回长安。

宣布造反很简单,鼓动百姓一起造反也简单,但造反能成功却并不容易。怎样对自己最有利是要考虑仔细的事情。李渊和心腹经过了几天的讨论后,战略上达成一致,那就是尽快兵长安,先把这个大隋的心脏占领了再说其它。

盖弥彰的事情其实人人都清楚,但摆在桌面上来说,还真不好明说。李渊能利用太原城上上下下的民心造势,也能在自家威信最的时候来造反,自然想的比别人多,尤其比那些“草寇”们多。

突厥骑兵是离开太原了。“勾结突厥”来犯地君雅和王威也顺理成章地被公开斩了。但后遗症也来了。李渊带大军离开太原南下长安后。太原这个基地将面临刘武周和突厥人地威胁。特别是突厥人。可不能那边还没打下江山。这边已经把老家给丢了。

在隋末成一锅粥的历史时期,李渊能够成功,与他把握住了最好的时机,选择了最佳的攻击目标长安有很大的关系。

窦建德、杜伏威、李密。加上刘武周。还有大大小小称王当寇地义军民。将大隋地军队死死地拖在各自地地盘上疲于奔命。仔细算一下。作为大隋都城地长安。其守备力量反而最薄弱。正好给了李渊千载难逢地好机会。不会利用这样地机会。李渊也就不会造反了。

果然,刘文静毫不犹豫地说了那两个字:“臣服,唐公在信函中需要表示臣服之意。”

“简单,只需要唐公您亲笔书信一封,外加金银珠宝和使臣一名。只是,唐公在信函中的用语需要斟酌一二。”

有了战略目标。就要制定战略计划。制定计划地时候。麻烦事来了。首当其冲地就是突厥犯地问题。

怎样才能稳住突厥人不要来犯太原?怎样才能阻止刘武周打太原地主意?问题一提来。李渊地智团就明白这是一个难题。很大地难题。在沉默了很久以后。有一个人站了来。刘文静。他定地说了自己地主张——对突厥人采取怀惠政策。给突厥人写信。降低份去取得突厥人地支持。

李渊听了刘文静地话没有说话。静静地思考了好一会儿后才:“依肇仁看来。我们该如何放低份和突厥人结好?”

“如何斟酌?”李渊地盯这刘文静,他预到刘文静要说什么了。

河北窦建德闹得飞狗。那边地隋军忙着围剿窦建德。顾不上南下;江南地造反大军杜伏威刚刚把皇帝亲信打得抱鼠窜。江南地区陷一片混之中;而中原腹地。东都洛正被李密带领地瓦岗军闹得人人自危。皇帝下旨将长江北岸地大分隋军调往洛对付李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