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唐朝发明家份制(2/2)

“这可是大动作啊!莫非浩然贤侄是想让我等一同投资?”胖商贾一下就估摸了王浩然的意思。

“那你所说的共赢又是怎么个共赢法?”胖商贾没忘记王浩然的这句话,将来还能不能布料生意,就看这共赢的事情成不成了。

“哦?什么办法?”

“小不但有这些设备,而且还在研制车衣机,目前已经基本研制来了,不过还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去改。”

“这是自然。诸位的织坊可以说是遍布大唐,换上这全新的纺织机不是多大难事。另外小我还想选几个据建造制衣厂,然后批发到大唐各地。”

此外王浩然还叮嘱这些商贾留意边境是否有植棉,特别是西域那边,虽然大唐目前还没有棉,可是印度有啊,在王烨的记忆中,貌似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就有棉传到大唐边境了,只是唐朝人并未重视,导致直到宋朝才现棉制品。如果被王浩然发现了棉,那可就要大面积植棉了。

众商贾对王浩然的提的共赢大兴趣,纷纷加议论此事的可行。王浩然见大家涨,又带这些人去看看车衣机,好免去这些人的疑虑。不过这么大的一件事,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议论结果的。接下来的几天,这些商贾天天都聚集在王家讨论这个问题,王府仁也情的招待着,他也是将来的东之一。

“有这些设备的话,此事大有可为。对于如何推广,不知浩然贤侄可有腹稿?”

“可是百姓都习惯自己制衣服,想要推广成品衣服怕是不容易吧?”老商贾担忧

们帮忙?多想无益,脆直接问:“浩然贤侄,不知你给我们看这些是否还有其它用意?”

“你所说的制衣厂可是打算制作成品衣?”留着一捋白胡的老商贾问

“什么是车衣机?”胖商贾好奇地问

三四天后,大家终于讨论来了章程,的商贾有五个,加上王浩然、王府仁,那就是七个东,除了王浩然自己一成份,和他特意给其他纺织商一条活路留来的一成份外,其余的由这六个东均分,没办法,他们谁都想多占些份,虽然投资会多一,可将来的收却更多。王浩然虽然有一成的份,可是不用再投资金,算是技术

“没错。”

“喔?那说说看是什么事?”

“小想全大唐推广这两设备。”王浩然简单的说。衣住行乃是百姓不可或缺的,王浩然除了要解决粮问题外,穿着方面也是急需解决的。传统的纺织、织方法即费人力又费时间,有这两设备,不但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还能把布料价格降下来。唐朝基本是没有卖成品衣服的,都是自己买回布料自己织,自己不会织的就只能订制了。造成这一传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布料的不足,而这个问题,王浩然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众商贾震惊不已,这小是什么人啊?!织布能快三四十倍,现在又说织又能快三四十倍,这叫其他同行怎么活啊?!

“正是此意。”

“用来制衣服的,若是制成,不但整齐划一,而且比手工织速度快上至少三十倍。”

“这个无需担心,再长久的习惯,只要有更方便的方法,都能把这习惯改过来。而且在前期推广方面,我亦有办法把这成品衣用最快的速度推广去。”

“我们若是现在着手这事,到制衣厂能开始制作衣裳,那也差不多冬了。而小我有一方法使制作来的衣服保效果极佳,届时我们可以用这衣服开路先锋,直接打开成品衣的市场。”王浩然所说的保衣服就是羽绒服。

“小确实还有别的事想跟诸位商量,此事所能谈妥,不但可以解决诸位目前的困境,还能共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