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九章罪过不小(2/2)

祭祀念完,便把告罪书给王浩然说:“在上面画个押。”

搞半天,原来只是老爹打趣自己而已,谢晴幽不禁小脸通红,不过想到王浩然还困境,便没再纠缠这个问题,问:“那他去不去蒲州?”

“什么计策?”

“朕曾说过,民为,君为舟,能载舟亦能覆舟。王浩然所为之事,已惹众怒,更何况还是百姓们最为关心的粮问题。这问题,就算是朕,也是不敢轻易碰的。”李世民想起去年吃的蚱蜢,仍觉得恶心不已。

祭祀手拿一张告罪书,在香案前神神叨叨的念到:“伏以,罪人王家浩然,陈往日之悔,罗列其罪,其罪有三。一为不俭,糟蹋粮;二为不信,明府教导,本已听从,然又再犯;三为不孝,其父规劝,充耳不闻…”

“老爷,小少爷还年幼,行族规可吃不消啊!”何源丰跟随王府仁多年,对王家族规还是有些了解的,最轻的惩罚方式是三鞭,每一鞭都需要鞭血丝来才算一鞭。

“爹爹…这不是问题严重了嘛?也就只有你们大人能摆平了。”谢晴幽撒

(ps:推荐几本历史类小说《带着成都回三国》、《朕的霸图》)

“非也!民心所向的事,就算是朕也无能为力。”

“诶!我说女儿,你还没嫁给人家呢,就会指使我这两个老给那小事啦?”谢盛兴醋意大发。

谢盛兴话还没说完,谢晴幽就急了,说:“这怎么成,王浩然他再怎么聪明,那也只不过是个小孩,这些问题是他解决得了的吗?把这些问题留给你跟他爹不就得了?”

王府仁亦不知怎么跟他们说,只能摇沉默不语。其实王府仁又怎么忍心让王浩然受罪呢?虽然王府昌说只是随便鞭打几下,可是族规的事又岂是他说的算,就算他好心去劝说,但王氏家族的那些老古董可没那么好说话。

看来这父皇是请不动的了,李泰亦不想在这多待,退下后,连忙赶往西市。

“还真别说,你可别小看那小了,这事老夫跟他爹都没什么好办法,可这小却想了绝妙的计策,真是后生可畏啊!”谢盛兴正

“父皇,这天下不都是您的吗?能有什么事是您不能手的呢?”

戏而已,当不得真。”

王浩然接过告罪书,却不见祭祀给他朱砂之类用于画押的东西,便愣愣的望着祭祀。

次日,李泰一听说王浩然要上祭台行族规,连忙跑去找李世民求助。

“你看着就是了。这小有胆识有谋略,还重情重义,老夫的光还真的没得说的!”谢盛兴对这未来女婿赞不绝,他不想跟谢晴幽说这计策的细节,她若知王浩然要上祭台行族规的话,还不知会折腾什么事来呢!

祭祀猜了王浩然的意思,又说:“自己用牙齿在手指上嗑血来画押,这样才能显示悔改的诚意。”

之前王浩然也听王府仁说过族规的严厉,不过王浩然还是持如此,能不持吗?他大话都放去了才跟自己说族规很严厉,这叫什么事?

闻讯而来的陈俊、韩磊、老黄、何源丰父等,他们纷纷向王府仁求情。

“去是要去,不过他要把这里的问题解决了再去…”

这时祭台上祭祀正在向上天祈祷着,而王浩然在一旁跪着,神憔悴。不憔悴才怪呢!为了这个效果,王浩然可是一夜未眠。知古代熬夜有多痛苦不?没有游戏玩、没有电影看,又不能听音乐。什么?看书?笑话!书向来不是眠用的吗?为此,王浩然只能泡茶喝,差就要用上悬梁刺的办法了。

听李泰诉说了来意,李世民亦无可奈何,说:“此事朕亦听说了,可是这事朕也不好手。”

“可是浩然功劳之,别人不知,可父皇您是清楚的啊?难就这样任由他让他人欺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