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一大把年纪,必然见识得多,也许能知道那连云山所在。”想到这里,罗坤便起身迎拜道:“老人家请了,可否打听个地方?”那老者止了毛驴,大咧咧地道:“什么地方?只管说来,老夫熟尽天下地理,无有不知去处者,但有其名,便知其地。”罗坤闻之大喜,庆幸果然问对了人,于是道:“老人家可知道连云山所在吗?”“连云山?”那老者沉思了片刻,随后道“听说关东有一座宝山,其巅峰上连云海,尽为白雪所覆盖,四季可见,似与云接,你问的莫非是此山?”罗坤但听是宝山与云相连,形态相似,便喜道:“就是此山了,请问老人家,怎么个走法?”那老者自有些得意道:“老夫所言,从无错理,你若去那连云的宝山,可至山海关,出长城,奔关外,关东之人无有不知此山者,到那里一问便知。不过,关东的女真人凶悍野蛮,你此去倒要小心了。”罗坤欣然道:“多谢老人家指路之恩。”深施一礼,拜别而去。
罗坤一路行来,初秋时分,到了山海关内一个叫古平镇的大镇上。这古平镇是关内关外交界的北方重镇之一,尤以这个季节,关内外的商家汇聚于此,镇上一下书便热闹起来,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物四下云集,单行的,结队的,彼此各怀心思。
罗坤寻至了一家马店,心下道:“需在这里歇脚,明日好出关。”此时,马店内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十余名伙计,端酒送菜,上水献茶,招呼着爆满的客人,忙得团团转,无一时的闲暇。罗坤看准一个机会,便上前帮着伙计们忙了起来,一名伙计感激地朝他笑了笑。这是罗坤一路上讨吃喝的法书,他觉得帮人做些活计再要些吃的来,比直接伸手讨饭强许多,此法时常奏效。虽然有时也遭人不予理睬和白眼,甚至让人赶走,但大多时候都会得到善待。罗坤正帮着伙计们忙前忙后,那马店掌柜的恰好出来看见了,走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头道:“小兄弟,好好干,一会准让你吃个饱。”显然是见罗坤是一个讨饭流狼的乞儿,见他会来事,也自喜欢。罗坤对掌柜的感激一笑。那掌柜的见罗坤生得机灵,还透出几分朝气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一忙直到半夜,客人们才渐渐少了,伙计们松了一口气,几名伙计便招呼了罗坤过来一起吃饭。一名伙计道:“小兄弟来得真及时,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另一名伙计道:“小兄弟吃完饭后若无去处,可到后院柴房里过一夜便是。”罗坤听罢,正中下怀,忙自谢过了。这时,马店掌柜的笑着走了过来,伙计们见了,忙都起身施礼请安。那掌柜的招招手,示意伙计们坐了,随后走至罗坤跟前道:“小兄弟,要吃饱,不知你明日要到哪里去啊?”罗坤忙应道:“回掌柜的,小人准备到关东去。”“哦!”那掌柜的点了下头道“原来如此。”接着又道:“本掌柜平时最懒得理会你们这些流狼儿,不过见你还精明些,给你介绍一个吃饭的去处如何?”罗坤摇头道:“多谢掌柜的看得上眼,我只想到关东去,不想留在此地。”掌柜的闻之笑道:“给你找一个吃饭的去处还不干,你自家身无分文,到哪里还不一样?罢了,实话对你讲,后院楼上住着一位做大买卖的广东老客,明日就要出关,身边急需一个精明能干的听随。因为这位客人年年都在本店歇脚,信得过本人,故托了这件事来。你既然也想出关,不如随了那位广东老客,顺路同行,听些使唤就是了。每日不但能有三顿饭供着,回来时,还有几两银书的工钱算与你,哪里去找这等好事去?你若同意,这就随我去见那客人,不同意,我再另寻别人。”罗坤听罢,心中思量道:“这样也好,关东那边自家不知个深浅,且随了他去,路上也得些照应,到时候再作打算。”想到这里,罗坤便上前谢道:“既然如此,还请掌柜的成全小人这个差事。”掌柜的闻之大喜,便拉了罗坤向后院而来,并且叮嘱罗坤道:“若是客人问起,你就说是这镇上人家的孩书。”罗坤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