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这种化境之棋,不成此棋道,终生不出连云山。”苦元大师点了点头道:“你能立此志甚好,不过神思上勿太过于执著,若呆得厌烦,自可去山中游玩,或回寺中与师兄们交流所得,但有个心思在此便是了。”说完,苦元大师又指了石桌上的罗汉棋书和那张古木棋枰道:“这副棋具留于你打谱研棋用吧,为师这就回寺了,你自家坐悟吧。”苦元大师随即起身,竟自去了。洞内但剩方国涣一人,呆呆地坐了,一时间竟生生离死别之感,心下凄然。
法无在洞口接了苦元大师,下山回转天元寺。路上,法无道:“师父把国涣师弟独留白云洞内修悟棋道,不知小师弟可否吃得起这般寂寞之苦?又能否修成那般无上的棋道?”苦元大师道:“涣儿天分奇高,专一棋道,虽在少年,正值本性纯真无杂之时,以他现有的棋力为基,以清静地,养他无私天性,日久则静,静极生动,自能明心见性,感悟天元化境,非此人不有此器,非此器不育此功!”法无轻声道:“希望国涣师弟能在棋上夺此天地造化之功,成就古今棋中第一人来。”苦元大师又道:“涣儿初居白云洞,恐有不适,你且暗里看护,不得有丝毫的闪失。”法无点头应了。
且说方国涣在白云洞内呆呆地坐了,忽然独处幽境,不免生出了一丝两丝的凄凉之意来。不过半个时辰,忽省悟到自家一人过活,茶饭又有人照顾,出入无碍,自可忘情山水,又可思研棋道,真如天上的快活神仙一般。想到此处,方国涣释然,有些得意起来,于是宁心静虑,端正身书坐了。
傍晚时分,法能提着食盒进了来,见了方国涣,便笑道:“师弟如此清闲,叫人好生羡慕。”方国涣摇摇头道:“如今我住在这里,可要做一个苦行僧了。”法能笑道:“不然,师弟却不晓得此时的诸多好处,白云洞清幽高居,是一处绝好的思棋之地。况且师父又不是把你关在洞里苦修,只不过在你心有所动、神有所思的情形下,坐在这里加些熟虑罢了,出来进去,谁又会管你来着?师父为了这种化境之棋,也自用心良苦,为了师父的心愿,更是为了你自家,师弟当尽心尽力才是。”
法能接着又笑道:“当年法慧师兄初来天元寺,嫌寺中活计累人,便对师父说,他能修悟成那种天元化境,师父于是准了法慧师兄到白云洞静修彻悟。不料法慧师兄在这洞里洞外、山前山后清闲玩耍了三个多月,后来觉得实在无聊,便跑回寺中告诉师父,悟性没有了。师父说,既然没有了,那就在活计中找吧,便规定了法慧师兄双倍的活计,把法慧师兄后悔得不得了。”
方国涣闻之,不禁笑道:“竟也有这等事?看来虽落得个清闲,却不那么轻松的。”法能又道:“来此思悟棋道,并不是谁都适合的,师父既然选中了师弟,自有他的道理,师弟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能在棋上得大成就,脱俗凡,窥破棋中之奥,古今可没有人能为的。”方国涣闻之,始知天元寺众僧皆向往天元化境,如今都将期盼放在了自己身上,深知责任重大,神情随之肃然。法能又与方国涣说了会话,待他用完茶饭,便提了食盒,道声“坐安”,别了方国涣,自回天元寺了。
天色将黑,洞内愈显得异常地寂静,方国涣遂生孤独之感。正忐忑不安时,忽见洞口人影闪动,跳进一个人来。方国涣看时,见是法无,不由喜道:“法无师兄,可是来与我同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