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4东番(2/2)

九州是日本,你在九州,所以你是汉是倭寇。

不仅是你,所有来投奔你的人也会成为汉,成为倭寇。

此前汪直始终不踏足于此原因无它,在这里建立据地离福建太近太近了,很可能面临全面清剿,岑港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再者,雄踞九州还不够么?

我是朝廷你是贼,没有谈的空间。

然而他还是白了,除去智慧与英明之外,他最关键的时候坐对了位置——去苔湾,而不是回九州。

一万锐,一万匠人,征苔湾。

另一方面,严世藩抹黑汪东城的计划收效甚微。

嘉靖三十九年正月,观察等待很久的杨长帆终于一步的举动。

至少九州那个福松,拼了命也当不成民族英雄的,只有苔湾的郑成功可以。

下的文化程度来看,没什么比号更简单暴的了。杨长帆这边每个月都会新想一个朗朗上简单易懂的号传过去,力争与倭寇划清界限,与银两同同退。

只是苔湾实在太过蛮夷了,蛮夷到此时连个正常的名字都没有,只称其为“东番”意为东边番族所居的之地,岛小山多,另有山族蛮没,福建人常来这里打渔,也偶有人来游学,但政治上完全是个空白。

这才是铸就霸业的地方。

这是汪直一脉的死结,无数次被朝廷拿来说事,且无论当世还是后世的史书之中,汪直也常被冠以倭寇之名,洗不清。当然,汪直已经尝试过洗清,只是失败了。

因为杭州百姓一个没死,新船主的生意又重新了起来,风声越,走私的利益越大,总有亡命之徒铤而走险。借着这些渠,杨长帆也透信息自白,更多的号传来。

外加胡宗宪曾经谈过,下场很惨,更没有人愿意去谈。

于是这件事就默默拖了下来,浙官浙将会偶尔收到家属平安的消息,却只敢独自消化。

反观另一位同样海盗的人,他本就是生于九州,照现代法律,他本就是个日本人,不仅如此,他原名甚至叫福松,这本来哪条河里都洗不白了。

这其实是不够的,只要据地在九州,就会永远面临一个死结。

九州,从不是东海的命脉,苔湾才是。

山族唱歌,有逃亡的汉民田,有大陆的渔民张网,亦有往来的弗朗机停船。

理说东海咽,不该这么空白,此前诸朝亦有设政先例,纳为福建辖,为何到了明朝,到了正是大航海时代的时候,东番就废了呢?

只因“片板不得海”留这个岛还有何用?

【投船主,贾天下】

他多次透消息换俘虏,但从未得到任何正面回复。

【东海开,汉人来】

于是,下的苔湾正是三不区域。

原因无它,这是原则问题。

这立刻就不一样了,从此再无人理会福松这个鬼东西,世人唯记郑成功国姓爷,为国攘夷,民族英雄。

【行商的是汉人,劫掠的是倭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