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01打油诗(2/2)

可从这半年来看,朝廷半剿灭的意思也没有,已经默认了船主在澎湖的理权,甚至连官府衙门也开始对私下跑船睁一只闭一只,澎湖也愈加繁华。

所谓“生而平等,富贵在争”实在是很模糊的一句话,又是很切实的一句话,切实之在于后半句,富贵在争这是简单纯粹的真理,模糊在于前半句,人们生而显然不是平等的,皇帝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此前阻碍劳苦大众投靠船主的最大障碍,其实就是朝廷与名分,船主是贼朝廷是官,投船主等于投贼,投贼就会被剿灭会被问罪。

而事实并不模糊,第一批运气好胆大混澎湖的人们的确是盆满钵满了。其实也不必太勤奋,只需往来澎湖福建运送资粮便可发家,这批一穷二白的民,半年之内便攒足了盖房娶媳妇的资金,站在他们的起上看,这已经称得上富贵了。

真正推他们海的除了贫穷其实还有更大的原因。

南海一片胜景,北方可没这么走运。

可平等均田一类的号,又是朝廷一向的倡导,又不好直接将“生而平等”定为造反号,因此整句话变得模糊起来。

遥想当年,太祖一平川把蒙古人赶走,永乐更一步迁都北京,屡北漠将蒙古人驱逐,可后来的孙们越来越不争气,到嘉靖这辈基本已经不是能不能争到气的问题了,他是本不争。

透到彼岸。

其实蓟州离北京已不过百余里,俺答若想的话完全可以再搞一次庚戌之变,只是如今不比当年,明军中尚有杨博、王忬等几位善战之将,并不备几年前弱将散兵的局面。

福建沿海大批的贫民、罪犯、劳役、家开始蠢蠢动。

不知不觉间,福建沿海人除了田、科举、造反以外,又多了一条去路。

五月,杨长帆再次大批招募匠人劳工,朝着东番,苔湾本岛军。胡宗宪依明制设苔湾府,治下澎湖、嘉义两县,澎湖一卫,嘉义一所,几乎就是明廷在苔湾的翻版。

此番*京师,可以说不不浅,恰逢东南时局混,明军兵力稍显不支,他熟练地绕开杨博镇守之地,先后洗劫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待朝廷拼力调兵遣将围剿之时,俺答已吃饱喝足拿着东西扬长而去。

反观俺答汗,不说文韬武略多么大,好歹是个取并且很持久的人,定期来滋扰,滋扰必有所得,而且每次滋扰的尺度都在与时俱的变化,明军比较弱他就搞的一些,最可以到北京城下,明军较他就耸一些,浅转一圈就走。

筑城开田难免侵占本地番人,杨长帆亦无它法,恩威并施,左手许诺送礼,右手大刀火炮,终是在没怎么血的情况下划了一块不小的区域,两万匠农开城垦地,三千兵护卫防守,船厂、军厂并行建设。老船主富可敌国没错,但他的钱很长时间都没地方,现在终于被杨长帆开始狠造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