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76裕王(2/2)

“张司业的意思是…”杨长贵冷静问“严政本成不了?”

“何此言?”

杨长贵咽了吐沫,看来这一关是逃不过去了。

张居正大笑:“大大的好年,风调雨顺!”

“贪。”杨长贵就此说了两个字“依微臣所见,所谓奇技巧,无非是贪。”

张居正颇为赏识地:“不错,说下去。”

“严政,严政…”张居正抿嘴“已经放开宽政过了,再也严不起来了。至于那些有能力主持严政的官员,早已被商贾豪族打走,下的局面,官府就清白么?”

“不错。”裕王跟着“都说杨长帆是奇技巧,我看不尽然。即便是奇技巧,也必有可取之,杨经历肯否指一二?”

张居正轻笑:“这是你说的,可不是我说的啊。”

“原来如此!”裕王如梦初醒,双掌一击“如此看来,东南严政杜绝走私,严追粮款,是对的了!”

“那为何这般?不怕死么?”

“说得好。”张居正击掌“正因如此,你不更该在书信之中拿苔湾之,或引以为戒或引以为鉴,以报效朝廷?如今在裕王面前,何苦敝帚自珍?”

这次杨长贵倒是一也不虚:“读孔孟书,行忠义事,为父母,为社稷,为自我,下官都不会去。”

“开海通商,征南洋,征东洋,贩香料白银,哪一样都是卖命的买卖,却也足够让人一夜暴富。在这之前,除我大明科举外,是不存在鱼跃龙门的。而杨长帆开了这个先例,即便无分文,只字不识的农汉,去了苔湾,亦可发家致富。杨长帆所谓的‘富贵在争’,无非及时激发和满足人们的贪,而非老老实实耕田地读书。”

杨长贵尴尬笑:“我家从前便是地主,最清楚田地里的心思。若是有一年年景不好,庄稼欠收,几个地主都会商量着,一起拖粮,你单独一个人少缴粮,必会被定罪,但若一个村,一个县通通哀求少缴,府里也没有办法,只好启奏朝廷,今年就是风不调雨不顺,庄稼收成就是少。”

“哦?”裕王惊“今年东南有灾么?”

“你为什么不去?”

“言之有理。”裕王托腮“之前叔大还有一个问题,为何东南欠收?”

“佃逃亡,有的田欠收,有的村成为荒村可能是真的,但的确如张司业所说,不该波及三大省才对。怕是有地主牵了个,借着这势告急哭穷,若是严查定罪下去,该是能追缴回来。”

话说回来,准太和他的老师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不聊一聊,也太说不过去了。

杨长贵见二人听得神,这便饮了茶继续说:“通常,贪都代表着危险,海为寇的确收益大,但同时也充满风险。可苔湾不同,在杨长帆的统治之下,无论行商工,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与夷人几番战又都大胜而归,贫民争相去投,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话是对的,只是不仅如此。”张居正抿嘴“苔湾连年征战、航海,虽也产粮,但毕竟本岛田少,依然免不了从东南买。无论商人农都清楚,粮卖给苔湾比本地消化要划算,就此借着逃民的势,铤而走险,联合欠缴,该是如此。至于东南如今国穷民富的局面,亦是如此。”

“…”

张居正长舒一气:“谈不上对,也说不上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