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章烈士英明垂千古二(2/2)

虽说是死后追赠,除非真正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并且为帝王所激,否则绝对不可能追赠。

这样说来自己这所谓的赵国公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李存勖一番慨之后,突然大声说到。

由于周文渊的官职并不算很,换句现在行的话说,就是够不上“前三排”的标准,所以带“文”“武”之类的谥号就跟他没关系了,最终的谥号“孝”也算不错了。

“武”和“穆”都是中国古代谥法常用字。

李存勖这一句话不过短短几十个字,却透了重要的信息。

“周德彦幼,侍读直学士周文博,文采斐然,忠厚仁孝,准继赵国公爵位,从一品官爵!”

追封为了扬威侯,虽说是死后追封,却也是能够封侯了,这也是一个军人的最追求了。

渤海郡王,虽然不过是个郡王,却也是异姓封王,这在中国古代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非死者不可能得到的荣誉了。

换句话说,自从周文博穿越以来,悬在之上的那柄达克利斯之剑终于烟消云散了,周文博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忠武将军周文渊,赤胆忠心,能征善战,追赠冠军大将军,追封扬威侯,谥曰孝。”

若是在盛世当中,比如唐、宋、明、清这些大一统朝代,谥号“文”肯定比“武”更,然而在这世之中,武人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文人,周德彦能够得到“武穆”的谥号,却是极的赞扬和褒奖了。

“武穆”这个谥号是个谥,而在历史上得封“武穆”谥号的最为名的就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了。

《汲冢周书》称:“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谥法》称:“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赵国公周德彦,天下名将,为我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了汗功劳,如今战死沙场,追赠太傅,追封渤海郡王,谥曰武穆!”

事实上这一段话绝非是周文博编造的假话,在周文博少年时那模糊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那神采飞扬,须发飘飘的父亲确实说过这么一番话,他也确实是为这后唐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周文博的大哥周文渊生前是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如今被追赠了正三品的官军大将军,也算晋成为朱紫官的一员了。

“汉伏波将军援曾有言:‘方今匈、乌桓尚扰北边,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吾父每每读史到此,击节赞叹,慨不已,常以伏波将军自诩,恨不得老死军伍之中,不愿死于床榻之间!”

周文博带着伤和敬意,回答了李存勖的这番话。

通过这一番话透来最关键的信息就是,赵国公周德彦已经被李存勖不通过群臣的建议和探讨,而直接暴的下了定论,正是所谓的“盖棺定论”如此一来谁也不能再揪着周德彦兵败蜀中的事来攻讦赵国公府了,如果这么就是在打皇帝陛下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李存勖却突然问起了边一直肃立着的周文博。

“臣周文博接旨!”听到此,周文博只能跪在了地上,听候李存勖的谕。

“好!好!好!不愧是老国公,朕有个好臣,你有个好父亲!”听到了周文博这番话,李存勖也是油然生了一豪情来。

“臣叩谢陛下!”周文博一看李存勖终于不再发生,知圣旨已经下达完成,于是叩首表示激。

太傅,正一品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这天三师之一,堂堂正正的帝师。

乎周文博意料的是,最终李存勖不但给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追赠、追封、定谥,最后还特意同意了自己来继承赵国公爵位。

“德彦为我大唐江山戎征战了四十载,最终革裹尸还,我也不能寒了功臣烈士的心,周文博听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