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零二扪虱gao卧论战守二(2/2)

照惯例,当俞国振问到可有异议时,也就意味着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补充意见,此时都可以提了。

前者倒还罢了,后者分明是对新襄的一试探,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俞国振脸上,想看他有什么反应。

可以说,没有了这份关税,在座的诸势力中有一半连饷都发不来,更别提购买新襄武兵了。

“我有异议。”史可法站了起来,他还不太习惯象新襄这样,众人围坐于长桌之上,因此每每说话都要起:“沿江所有地方都要测绘。那师营寨呢?”

“军略委员会…拿得这么多钱么?”有人担心地问

确实,小朝廷的师营寨中的情形怎么样,对于俞国振来说毫无意义,如果说双方陆军装备还是于同一时代之内,那么海军的装备就完全不是一个时代了。

第二件事情又是毫不意外地通过了,然后第三件事情则是推广土豆、玉米等粮的事情。史可法见俞国振关注的都是些这样的事情,心中却是觉得不安,因为他总觉得,俞国振所的看似利国利民,实际上都包藏祸心。

史可法脸涨得通红,但却无话可说,只能坐下去。

当俞国振吐一百七十七万金元这个单位时,满座尽皆动起来。

和堤坝修筑提供一切政策、军事及人力上的便利,这一诸位是否还承认?”

俞国振慢条斯理地笑了起来:“自然也要测绘。邻先生不会以为我是乘机想侦看师营寨里的情形吧,你应该清楚。这对军略委员会来说毫无意义。”

“钱的问题,各位勿忧。”俞国振微微一笑:“咱们的协商会是第一次在新襄开,故此大伙都是初来此地,看到新襄的情形,大家就不必担心委员会拿不这么多钱来。继续我的提议,最实两年,我将派遣一共一百三十五个测绘队,前去测量黄河、长江主分支文状况,各方必须为其提供便利。包括人员安全的保护与地方官员的合,委员会将照各方接待人员的人数和时间,给予相应回报——可有异议?”

问话的是李岩,别人首先琢磨的是自己能从这笔庞大的收中获利多少,而李岩考虑的是,这个大的工程,会不会拖垮新襄的财政。若会拖垮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当初他与俞国振约定的五年之约。又可以向后推迟了。

没有谁会否认这一,特别是金陵小朝廷。史可法脸上浮起了苦笑,他若是否认这一,一回去之后立刻会被罢免,换别人来与俞国振谈判。原因很简单,原本金陵小朝廷最大的收来源是农业的田赋与盐税,但在新襄商品的冲击下和士绅的力抵制下,唯有盐税还算乘手,可是随着新襄在海南开办了莺歌盐场,在大员开办了布袋盐场,廉价而且质的新襄盐已经打得淮盐落没有了市场。于是现在占据金陵小朝廷收的,反而是新襄货船来的关税。

照新襄的兑换比例,一金元可以兑换一百银元,而一银元则相当于一两十足纯银,一百七十七万金元。也就意味着一亿七千七百万两白银——当初大明极盛时一年的财政收,也只是三千六百万石左右的粮,以万历年间一两银两石米的价格计算,大明的岁是一千八百万两银,也就是十八万金元。便是以年三千万两的大明峰来计算,也只是三十万金元。

在休养生息了三年之后,这猛虎,还想继续蛰伏么?

这个计算虽是不确,可大上能看俞国振提的这个工程的气魄了,相当于大明当初五至十年的财政。全用在黄河长江之上。

“我们初步计划,是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完成这两条河的疏浚与堤坝加固工程,工程的全投资将达到一百七十七万金元,前两年是测绘和准备…”

“既然如此,此议便通过了。”俞国振看着没有人再有异议,便一锤定音:“接下来是第二件事情,关于三皇大典修篡事宜,诸位当也从报纸上看到过了。华夏统,自三皇初始,而至于今,历代先哲,文字传,大明虽编永乐大典,但唯传三,分篇亦有所不尽,故此为传承发扬华夏统,新襄一直在筹备编撰三皇大典。如今前期筹备工作已经过半,但还需要大量饱学之士,因此,请各方推荐人员来此,一定要真正的饱学之士,那只会的学究,就不必了。”

在俞国振连续提议了五件事情、李岩提议了两件事情、刘宗金星派来的使者又提了一件事情之后,史可法也提议了两件事情。一是金陵要开科考,要求各地给予参加科举的士方便,二是各方应该护民生,偃武修文,削减兵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