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87腾笼换鸟(2/2)

“念贵同志,小林说的,只是一个思路,如何,你们可以开动脑,多想办法嘛。”洪予安不满地说

洪予安也说:“没错,我在这里当市长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这个规矩,但凡是汉华要用地,不张都要保障。我到省里去之后,也多次向念贵同志提起过这一条的。”

“腾笼换鸟?”洪予安“小林,你详细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都是人家想找都找不来的产业,我们还舍得往外推吗?”

!#

林振华:“我们江南省的工业开发区,主要就是浔南工业带。但目前这个地带集聚的工业企业已经非常多了,不单是工业用地不足,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已经接近极限。在这情况下,我们要接受新的产业,就必须把旧的产业推去。这就像是我们有一个鸟笼,如果要养一只新的鸟,就要把原来的鸟放走,把笼腾空才行。”

“多谢洪省长,多谢姚市长。”林振华说“我接着说吧。由于咱们发展得早,所以工业用地已经饱和了,这个时候再想招商引资,必然会遇到姚市长所说的那些情况。我的看法是,我们不可能无限地扩大本地的产业规模,当旧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无法容纳新产业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采取腾笼换鸟的政策了。”

“你是说,让我们把旧的产业推走?”姚念贵吃惊地问“这些企业,可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招来的,其中也有你林总的贡献哦。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就推去呢?”

“可是,咱们怎么能够把这些企业挤去呢?”姚念贵又问“这些企业也都是咱们的纳税大,这么多年来,为浔的发展也了很大的贡献。咱们说一句不要了,就把人家推去,这也不太合适吧?”

而现在,他们所占的这些土地都已经升值了,一亩地价值几十万元。他们占用着几十万一亩的土地,生产着每件只能挣几分钱的产品,这不是浪费吗?你想想看,如果你把这些土地收回来,租给那些利率更的企业,岂不是效率更?”

洪予安:“小林说的这个法,我在一些沿海地区考察的时候,也看到了。只不过他们没有这样系统地梳理过这个思路而已。我倒觉得,小林的想法是对的,既然我们的工业用地是有限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土地优先分给那些效益更好的企业呢?”

林振华:“咱们浔南工业带早期的发展,走的是加工贸易的路。在整个浔南工业带,纯粹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装型企业,占了80%以上,产业覆盖了服装、电、玩、家等十几个门类。这些加工型企业的利率很低,完全是以规模取胜。它们能够维持盈利的原因,在于他们所使用的土地都是十几年前划拨的,当时的地价很低,所以他们的用地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洪予安倒是被林振华的说法打动了,他喃喃地念叨着:“腾笼换鸟…这倒是一个新提法。小林,你说说看,你觉得我们应当把哪些鸟腾去,又应当换成什么新的鸟呢?”

“是的,是的,洪省长,我明白了。”姚念贵连忙答应。其实,他刚才也只是随吐槽一句而已,林振华提的这个想法,还是非常有创意的。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把那些占着地而又多少税收的企业走,政府从来都是不缺乏手段的。

“是的,是的,洪省长每次到浔来视察的工作的时候,都要重申这一条。”姚念贵连忙附和

“林总又给我们难题了。”姚念贵苦笑“这征收什么税,哪是我们地方政府能够决定的,土地闲置税,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林振华知这两位官员所言不虚,汉华目前在省里的确享受着vip的待遇,无论是用地还是用工,或者涉及到其他需要政府合的地方,省市两级政府从来没有掉过链

林振华笑:“其实,这也是有办法的,咱们可以制订一个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标准,企业所占用土地面积与所纳地方税收的比例来计算。凡是单位面积所纳的税收低于标准值的,政府有权征收土地闲置税。这些企业的利率太低,付不起这样的税收,自然也就走了。”

“洪省长,你看林总这个想法…”姚念贵扭看着洪予安,征询着洪予安的意见。这已经不是浔市一个城市的政策选择,而是涉及到整个江南省发展的总思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