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惊雷十(2/4)

此刻伯颜心里很清楚,原定过江与达汇合,快速稳定江南西路战局的计划己经失败了。薪渡过去的那五万多兵,在与大队汇合前,决不能冒险攻江西。此时的破虏军己经不是五年前那支初茅庐的破虏军了。那时他们与五千蒙古军厮杀,需要前后调集三四万人。现在他们与五万蒙古军作战,以同样数量的兵基本上就能不分胜负。如果这支队伍贸然前,说不定救不了达,自己也会落破虏军的陷阱。

同时,建昌军造反,临江军的士兵杀了他们的军万,叛。隆兴、抚州二地的大元官吏献城投降,半个江西行省转了大宋手里。与达近在咫尺的吕师夔见达被围,居然不去援救,而是以接应大军过江为名,直接退到了池州一带。让从福建路杀来的陶老么和两浙民军,不费灰之力就收复了江南东路的三分之二。

时局远远比言所描述的情况要糟。谣言传得虽然离谱,但那就是斑斑,谁也无法把这些破碎的事情穿成一线。而朝野各地传来的消息汇集起来,却拼成了一幅图,一幅起火,百孔千疮的大元山河。

作为大元朝廷上权威仅次于忽必烈的人,几年来,他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大得己经超过了一双肩膀所能担负的极限。有几次,他都想一睡下去,再不醒来。但是,对于黄金家族和对于蒙古民族的责任,又让他不得不咬牙持,持到自己再无法持的那一刻。

看着邹汉带着破虏军第一师和炮师向乐安近了,预计渡江接应达的兵却只在薪过去了三分之一。雷江,就是在伯颜前这块地方,蒙古军在窄窄的江面上搭了几次浮桥,都被人破虏军教导旅给炸毁了。那个破虏军将领苗带着一群亡命之徒就像蚊般,你本无法预料他什么时候会来。人数虽然少,你却无法小视他们。烧粮船、炸浮桥、里边下毒葯,这伙人什么“卑鄙”手段都。伯颜曾派了几千人去围剿他,结果他向怀宁一带的沼泽地里一钻,立刻就没了踪影。待大军这边刚把浮桥的绳索拴好,他从江面上又冒来了,驾驶着车船砍断绳索,然后顺而逃,大元师追都追不上。

一个让江南江北神鼓舞,复国希望再度被燃的神话。人们议论着,期盼着,等待着,等待着破虏军杀到自己家乡来的那一天。

对于民间舆论,北元本来就没能力控制。一些地方官员有心献殷勤涉,又怕半夜时,被人割了首级去,只好任由传奇变成神话。

上个月,达在江南西路战败。十几万兵剩下不到三万,江南重镇赣州被破虏军不战而克。达、元继祖、李谅三人在撤军途中被各路人沿途截杀,最后居然被叛的新附军和西门彪所带领的民间武装,困在了乐安这个弹之地。

的消息反复加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想象和祝愿加了去。

元右正相伯颜的背影被烛光投在帐上,看起来竟微微有驼。

无论用兵还是治政,达都不能算庸才。相反,他的能力还在大多数蒙古将领之上。这也是伯颜为什么不惜代价想救达的原因。大元朝这几年连续对内、对外作战,损失的将领太多了,军中己经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如果像自己还有也辛、忽勒罕等老人再受到长生天的召唤,能辅佐忽必烈和真金殿下的,就只剩下诺仓这样的新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作为垂相,伯颜知自己肩与权力相对应的是责任。哪怕是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他的书案边也摆满了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消息。还有地方大员快送来的手轧、报告、请示,他需要通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消息来掌握大元局势,然后再从大局发,对那些手轧、报告和请示,写自己的理建议。

雷江,北元大营。

没一件事情是让他省心的。街巷尾所传的那些谣言固然让人心烦。但比起战局的真正发展和各地沸腾的民情,那些言反而最让人能不放在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