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三章谈明论清(2/2)

“不然不然。”宋献策肃然:“李公千万不可轻敌。满清之兵,骁勇善战,多次西征蒙古,南征中原,西征朝鲜,名将良多,同时胆大如虎,以少击多乃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而大明军队从上至下,都十分畏惧满清兵。我再举个例,李公就可知满清兵如狼似虎的格和作战能力了。

“好大的胆,二十多人敢挑战二万人的军队,这真是胆大包天了。后来怎么样?难就在山上喊几声,就把我们明朝的二万军队就此吓跑了?”我隐隐地猜到了这故事的结局。

宋献策苦笑:“何止是吓跑?大明军队当时误以为有伏兵,都惊恐万状。武理堪趁我们明军慌之际,带着那二十余人飞骑下山,冲明军后队,如虎狼冲羊群之中,片刻间就杀了四十多人,抢走了五十多匹。明朝的军士们惊恐逃奔,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在此后的败退途中,虽然再未遇到清兵,但一路上风声鹤唳,心胆俱裂,真是丢人现之至。”

那一夜我睡得很不踏实,萨尔浒战役的片段总在我脑海中闪现,即使在梦中,我也不断地梦到一群辫兵挥舞着长长的长,疾如闪电地向我们奔来,蹄声如雷般响亮,我心惊胆战,却义无反顾地带兵冲杀上去,一场场撕裂山河的恶战在不断的暴发。

——————————

我听后默然不语,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清军队与我们骑兵的不同之,清军队的厉害之在于作战异常勇猛,而且机动,分工默契而不囿于常规。清军的队不但能担负警戒之责,充当队前锋,还常以两翼包围及背后迂回策略参与会战。同时,清军匹的脚程也普遍优于中原的匹,能够快速、长距离地追击敌军等。但是这些区别,并不是最最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军心的振奋和战术的提。首先不能闻清变,要让军队有信心,不能象国足那样,听到韩国和日本的名字就两。其次是一定要搞好军队训练和战术合,提战斗力,不能再现1619年萨尔浒战役那样的致命错误。只要把这些事项落实到位,破清并不是很难。想到这里,我信心大增。

萨尔浒战役失败后,杨镐为避免全军覆灭,急忙传令总兵李如柏引南路兵退还。李如柏率领的二万多人,那时还尚未与后金过手。当收到杨镐退兵檄后,李如柏就急忙撤退。这时,奉命巡逻的满清前锋武理堪,带领二十多名骑兵来到虎拦山侦察敌情,正遇到李如柏大军退经虎拦山麓。武理堪令骑兵们立响螺号,将帽挂在弓稍上挥舞,大声呐喊鼓噪,作指挥伏兵的态势…”

我默然良久:“二十人就敢冲二万人的军队杀人抢,这真是铁胆。咱们明朝的将士也真是太弱了,居然被满清兵耍个虚枪,二十个哨探就掉了近千人的正规军,真是咱们明朝的奇耻大辱,看来确实不能轻敌。明朝的军队如果靠不住,就只好靠我们自己了。此次兵发辽东,咱们要好最坏的打算。”

“满清之兵,不过是刀长一,胆大一儿快一,没什么好怕的,加上大明正规军队的合,咱们一定能把他们打趴。”我信心满满地给宋献策打气。

推比快创起新低了,呵呵。请各位读者大大多收藏多投票,支持湖一下,呵呵,谢谢)

势,辽东局势日趋危急。咱们明朝自上而下,闻清兵而变,畏清兵如畏虎狼,自此士气一蹶不振。而后金兵经此一战,再未将我大明放在里,崇祯九年,皇太极在沈称帝,将国号从金改为大清。近年来,更是对我大明中原虎视眈眈,四次中原烧杀抢掠,三次攻打京师,朝廷被动挨打,无还手之手,满清完全占据了上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