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千三百七十卷土重来(2/3)

此时,由斯普拉格海军少将率领的一支国海军航母特混编队,正快速的向绍尔群岛方向接近。

在战争爆发前,麦克阿瑟和许许多多盲目自大目空一切的西方人一样,认为中国人只会被动的模仿西方,其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大。但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残酷战斗之后,麦克阿瑟和许多西方人都意识到了他们的错误:中国人可以生产国产品一样好甚至更为先的军舰、飞机、坦克和大炮,中**队的官兵作战勇敢,脑灵活,战斗力不从心远远超乎西方世界的想象。中**队尤其善于在兵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奇制胜,而当他们的兵力和对手相当甚至于占有优势的时候,取得胜利几乎是必然的。

而现在的中**队,就象是一条本来已经勒却突然又放松了的绞索,而绞索之所以放松的目的,也许是为了让被绞死的人觉到更多的痛苦。

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确定采取沿中太平洋轴线发动攻的战略之后,为国海军新定购了42艘新型航空母舰,这些航空母舰到1944年7月就全付舰队使用。本来在10月前后,国海军就有能力重新恢复对澳大利亚的支援,但国人并没有这么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认为,如果用这些航空母舰去支援澳大利亚的作战,是一莫大的浪费。如果这些航空母舰不担负这单纯的辅助任务,就可以活动在广阔的海洋上,不断扩大掌握制海权的范围。以这些堪称海上活动基地的航空母舰为前锋,在中太平洋的国海军队哪怕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可以对华军占据的某些岛屿实施越岛作战,并能有效地保护己方的海上通线。

在中**队攻澳大利亚的战斗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国海军的层将领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如何救援澳大利亚,而是就国海军恢复实力后如何对中国作战行了细致的研究。在经过仔细分析之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得了这样的结论,即要想威胁并攻中国本土,打破“史司防线”直接横渡中太平洋无疑是一条最佳的兵路线,这是国海军很早以前就已经得的结论。因为在中太平洋没有面积较大的岛屿,可供争夺的目标是许许多多的小岛和环礁。国海军如果从中太平洋发动攻,对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属国都有很大的威胁,将迫使华军不得不分兵把守它署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各个据(即“史司防线”)。由于这些群岛相互之间的距离甚远,所以一般说来,守岛华军难以相互支援;一旦遭到国航母舰队的封锁,华军就无法实施增援。而且从中太平洋攻,不仅气象条件较好,运输线较短,而且也能够节省地面队和舰船。从中太平洋攻,既可切断中国本土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通线,又可缩短国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通线;此外,还能把战线迅速推到日本近海,迫使中国舰队同国海军行决战。

败在澳大利亚的全盟军。得这一结论并不是败军之将麦克阿瑟被中**队打得吓破了胆,而是基于对中**队的真实战斗力和潜力的清醒认识。



想到澳大利亚盟军未来的命运,麦克阿瑟的心不由得全被云所笼罩。

他知,尽国太平洋舰队被中国海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但国本土所受的打击不多,遭受重创的国海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而用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只要澳大利亚能够持到国海军的到来,就意味着胜利。

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开辟中太平洋轴线,以此作为向中国本土兵的主要战略方向。但是,考虑到澳大利亚方面的岌岌可危的情势,为了合中太平洋的攻势,以实现新的战略计划中,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作了决定,即北太平洋队将中国海军驱逐阿留申群岛并威慑堪察加半岛及日本本土;中太平洋队从珍珠港发向西攻;南太平洋队和西南太平洋队则布亚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支援澳大利亚战区。

在同中**队数度过手之后,麦克阿瑟保守的估计了一下,认为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海陆军最少也不会低于40万人,而澳大利亚军队现在把参军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全都加去,也仅能保持在30万人左右的规模。而双方在重型武装备(尤其是坦克和飞机)上的差距本无法相比。因此对在澳大利亚的盟军来说,如果不能得到支援的话,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前途黯淡,但麦克阿瑟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

正象麦克阿瑟在防空里胡思想的那样,事实上,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恢复,国太平洋舰队已经重新拥有了和中国海军叫板的实力,现在正跃跃试,准备再同中国海军来一次决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