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八章中秋(2/3)

看到吕先生夫妇吃惊的表情,李洵得意起来“吕先生觉得这把琴如何?”

舒指撩拨,飘逸的泛音使人碧波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琴音层层递升浑厚沧桑,渐渐打破压抑气氛,展示了云奔腾的画面,但只闻起指,便如闻鹤唳于天,百折而回,如见天地辽远之悠悠,顿觉自惭形秽之怆然。起指犹若未息,小序大序相继而起。曲调因之一转,两个主调盘结缠绕,广阔而绵延。时而风平狼静,时而云奔腾,琴音变化再现,有起先伏之妙,再现了云声,更为奔放、情。众人只觉心澎湃,随起随伏,犹似情思皆被夺,不知在何方。最后,音、泛音、散音巧妙的组合,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众人只听声远闻于天,回于地,直人心,恍然若经历数世秋。终至,吕先生悬手于弦,止息不动,继而缓缓收回。众人犹自觉得曲音悠然回响,以为乐曲尚未止歇。

琴的人都知:蔡邕曾于烈火中抢救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制成后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后世的人便寻找上好奇特的梧桐木制作古琴,但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此,焦尾琴传世的不多。

吕先生看了妻,不意外的看到妻惊讶的表情。

没有想到李家不过是商贾之家,居然藏有这等稀世宝贝,看李家的样,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把古琴的真正价值,而只是当成一把普通的好琴收藏,要不然,也不会拿给他用,还是当着这么多仆役下人的面,早就藏在密室中,唯恐被人知

一旁小厮抬过来一张琴桌,吕先生将焦尾琴安放在桌上,起指行弦,一七音过后,吕耿更加确定了。

多多和吕先生学习,今个儿是中秋之夜,也不过分说你了。”吩咐小厮赶去库房取迸琴来。

迸人闻弦歌知雅意,才有千古传,《潇湘云》虽说是光云影烟波浩瀚,但也有激越悲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慨,吕先生原以为就算是有人能够领略其中滋味,也该是年纪最长的李洵,没有想到竟然是李伊,不由多看了李伊

现在,吕耿看到这把焦尾琴着寡妇丝几乎可以断定这把古琴就是当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

然而很多人不知的是用来制作琴弦的最好材料就是这寡妇丝。相传蚕最乖巧,作茧时往往能遇成形。有一寡妇,独居一室,长夜倚枕,不能安睡。她就倚在床,从墙孔中看邻居家中的蚕茧。第二天,蚕茧的形状都有像这个寡妇的面形,隐隐约约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蔡邕见了,就将蚕茧买回来,缫丝后制成琴弦,安在古琴上。弹奏时琴音总带忧愁哀痛之声,旁人听了,常常会下同情的泪。蔡邕就向女儿蔡文姬询问其中理,文姬回答说:“这是寡妇丝。”

“古琴其实又称“文武七弦琴。”上古古琴原本只有五弦,是为金木火土之意。其后,周文王为纪念死去的儿伯邑考,增加了一弦。尔后,武王伐纣时,为了鼓舞士气,便又增添了一弦。因而得此名。”趁这个机会,吕先生向李卫传授古琴的基本知识,李卫看着手中十六弦的古筝恍然大悟。

“好好好…”吕先生说了一连串的好,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够使用传说中的焦尾琴弹奏,吕耿心情异常激动。

至众人回神时,吕先生郑重其事的将焦尾琴捧给李洵“此琴贵重,请妥善收存。”

李洵原本就知这是把好琴,见吕先生如此重视,便让妻张氏收好。张氏吩咐韩嬷嬷将这张琴抱下放回自己房中。直到韩嬷嬷离开园,吕先生才恋恋不舍收

想了一下,吕耿决定弹奏一曲《潇湘云》,方不负今生仅有的一次使用焦尾琴的际遇。

等小厮将包在琴袋里的古琴取来的时候,吕先生大吃一惊,居然是难得一见的“焦尾琴”更为难得的是琴弦竟然是“寡妇丝。”

吕先生叹息了一声,手轻轻抚着焦尾琴,恋恋不舍。这大概是自己有生以来弹奏的最好的一次,抬看向众人,不由一愣,虽然众人都沉浸在刚才的乐曲中,但是唯有李伊满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