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步棋走来,大金的实力就会严重受损。什么时候能再和明国掰手腕,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我们再派人去说,就说把皇太极的脑袋献给明国,换取明国的退军之后,我们便推他为主,让他坐大金之主之位。如此一来,十之**,他会心动。”
于是,多尔衮这一方的实力又了一份。他明白,自己的计划必须在明军到来之前解决,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阿济格果然对于皇太极怀疑他之心而有恼怒,正在喝酒发。听到多尔衮求见之时,酒已上
,正在打骂他的侍女。
现在大明和建虏的形势早已是一边倒了,就算多尔衮不献上皇太极的人,由大明自己去取皇太极的人
,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但多尔衮却还在洋洋得意,开始和多铎商量这一石二鸟计划的实施。
多尔衮很轻松地便把阿济格对皇太极的怨恨之情撩拨了起来,并推到一个新的度。接着又开始夸阿济格如何英明,他们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事后必然会拥护阿济格为首。
他原本也是不甘雌伏之辈,在原本的历史上,多尔衮死之后,他就想学多尔衮当摄政王,结果被削爵幽禁赐死。
凭他在以往对明国的印象,好面的汉人有了皇太极的脑袋,再在其他方面
些让步,面
就已经足够,必然会同意。
如果来日明国再次攻,而皇太极又无能耐应对,在大金生死存亡之际,便用皇太极的脑袋去平息明国的怒火,把一切罪责推皇太极
上,谁让他是大金的大汗。
因此多尔衮不到最后关不走这一步,可惜的是,他看不到皇太极有任何扭转乾坤的
法。那
清野的对策,在他看来,只是无能的表现,徒耗自己的实力。
其实多尔衮是误解了大明的回复,因为有钟卫存在,那回复的意思,其实不是说要皇太极负责,而是所有
酋都要为他们犯下的罪行负责,这当然也包括了多尔衮和多铎两人。
不过,他也乐得皇太极实施这个
清野之策。因为原本这两年来,因为连战连败,皇太极之前的威望就不断降低。现在又
了这自损八百的招数,就更是引起族人对皇太极的不满。
也是基于此,多尔衮才开始推波助澜,煽动女真各旗的不满情绪,暴了他图谋皇太极的野心。
没过多少时间,多尔衮冒着风险,亲自前去见阿济格。
然后用更低的姿态来面对明国,去掉国号也无所谓,封不了王也没关系,只要自己和多铎能免罪,大金的兵在自己的掌控中就成。
因此,当天夜里,他便发动了兵变。
多尔衮在得到上次明国有关皇太极想议和的答复之后,便已有了这条对策。
阿济格在酒的刺激之下,哪还经得起多尔衮如此诱惑,当即便同意了下来。
更何况多尔衮的城府太,又不是一个甘心平庸的人;而多铎仇视汉人之名声,早已臭名昭著。钟
卫又怎么会因为一个皇太极的人
,就放过了他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