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了下自己,小鼓槌一敲面鼓,评书开始了。
“古书有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要论人的是非曲直,凡事离不得因果二字。今日里,且与各位看官说一段因果报应甚奇的故事!哪朝哪代暂且不问,只道是…”一开场,不管是书,还是这位说书的人就吸引了江心言,字正腔圆,嗓音深沉,又带着稍许的磁性。
听得入了迷,就连身旁的纳兰承泽暗中唤了她几次都没有听见。
“咳咳!”不得已,纳兰承泽只得趁人不注意,稍微用了些力度,弹了一粒花生米在她的手肘处。
“哎呀!”江心言低声痛呼,扭头看向始作俑者,哪知纳兰承泽眯着笑对她低语道:“一会儿出去后,朕带你去袁家村。”
圣上果真说话算数,一散场,刚刚出了书院的门,便带着江心言两人趁着高公公众人不注意,偷偷的去了驿站雇了辆车往袁家村去了。
“你想先去哪里?”快要到达袁家村的时候,纳兰承泽问她。
江心言回道:“想先回村子看看。”
“好,随我走!”话音一落,江心言只觉腰间一紧,整个人竟是随着圣上从马车里飞了出去。
“呀!”江心言吓得紧闭双眼,双手紧紧的攥住了纳兰承泽的袖子。
有多久,她不曾这般飞过了,纳兰承泽突然间的轻功把江心言吓得不轻。
“吓到了?”纳兰承泽低头问她。
江心言平复了下心情,回道:“一开始有点,现在不怕了。”
说完还冲着纳兰承泽做了一个鬼脸,以示她现在一点也不害怕。
“那便好,前面那个村庄是不是袁家村?”轻功就是方便快捷,说话的功夫竟是看见村子了。
江心言立即点头:“是的是的,这方圆百里,就只有这么一个小村子罢了。”
搂着江心言在村口落了地,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村里炊烟袅袅,家家生起了锅火。映着晚霞,竟让江心言有一丝回到故乡的感觉。
虽说之前在这里是盲了眼的,江心言却能轻车熟路的寻到了樟子婶家和刘婆家。
刘婆的家院大门紧闭,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寂寥。江心言看着斑驳的院门,不禁鼻子一酸,眼看着眼泪就要落了下来。
“刘婆。”抬手抚上院门,江心言轻轻喊了一声,谁知门只是虚掩着的,江心言这么不经意的一推,竟把门推开了。
院门一打开,首先落入眼帘的不是那破旧的小屋子,而是一个高高的坟冢。袁家村人将刘婆埋葬在了院子里。
“这是你口中刘婆的坟墓?”纳兰承泽在一旁轻声问道。
江心言紧盯着坟冢瞧,木讷的点了点头。
刘婆年轻时就守了寡,并没有分到村里一点点田,终日以为人浆洗缝补获取生活所需的银两,老了便是以拾柴卖柴换取一点点温饱粮食。能得到村里人的帮助,让刘婆得以有个坟,江心言已经十分感动了。
静静的走到坟冢前,江心言突然跪下,恭敬的磕了三个头后,已经是泪珠连连,泣不成声。
“刘婆,对不起,对不起刘婆,是心言的错,都是心言连累您命丧黄泉,对不起…”江心言知道,不管自己再多说些什么也不能弥补她的过失,不能让刘婆起死回生。只能机械的重复着“对不起”这三个字。
“江姑娘莫要这样难过,刘婆若是地下有之知,定是不希望看见她拿性命唤来的你这么自责嚎啕,”纳兰承泽蹲下身子,拍着江心言的后背安慰道。此时的纳兰承泽不像一个君王,更像是知心的朋友,居然也会说出这种安慰人的话出来!
江心言哪里肯听,趴在坟头不住的嚎啕起来,似是要把这些日子的自责都哭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