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于飞的是一个名叫“贸易、趣味和变革:1620年至1645年日本景德镇瓷
”的专题展
,在展示长期以来中国
于贸易和文化
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明朝晚期开始,随着当时中国国力的衰退与闭关政策,
明的日本人已经在海上贸易中渐渐打破中国对欧洲瓷
的垄断地位。比如日本的“伊万里烧”青
瓷便题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的底款,以此来糊
西方人,以卖得
价。说白了就是山寨景德镇瓷
!
句,然后与宁成峰聊起来。
东洋馆的第二层可以说就是“中国专馆”一共五个陈列室,其中四个为“中国考古”虽然其名曰是考古遗
,但是其实绝大
分是日军在历次的侵略搜刮所得,主要是抗日战争期间,彼时,日军的铁蹄遍布大半个中国,搜罗的古董可谓数不胜数。
东京国立博馆成立于1872年,由4个馆组成,藏品10万余件,陈列室总面积1。4万余平方米,展
4000余件文
。
迎仪式结束之后,又吃了一顿
迎晚宴。但是生冷的日本菜让于飞倒足胃
,只是吃了些天妇罗这样的油炸
品,被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代表暗暗讥讽为土包
。
而陶瓷陈列室则展览着从三国、唐朝的陶到宋代至清代的瓷
,几乎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像五大名窑的定窑的白瓷盘
瓶、官窑的青瓷
钵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而元青
莲池纹大盘,明宣德青
牡丹唐草纹钵,明万历五彩龙牡丹纹瓶,清康熙五彩仙姑图盘,清乾隆青
红彩蝠云纹壶等
品瓷
都可以与天价画上等号。
于飞也不以为意,一个人东看看,西看看倒也自在。
这展览的哪里是中国的古董,都是中国近代的耻辱!抢了别人家的东西,死赖着不还,还堂而皇之的拿来展览,这也太TMD无耻了。于飞越看越气闷,突然,一
戾气直冲大脑——
早稻田大学的迎仪式和宁都大学一样冗长,几个
发都白了的老
在大礼堂的讲台上大肆宣扬早稻田大学悠久的历史和学术地位,这让于飞听腻歪的。
来的时候,于飞使用混沌之气学习了日语,现在说起日语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基本上算是能听懂了。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学会日语,这说去未免太惊人,所以现在的于飞还是装作听不懂的样
,好在三井砂纸的中文很好,
起来倒也没有什么难度。
东洋馆共设三层,第一层陈列着包括木乃伊在内的埃及珍贵文,印度、早期佛教文
,东南亚与西亚的考古
土遗
。对此于飞也只是一扫而过,现在的于飞对于国外的艺术品还没有什么兴趣,说他傻也好,狭隘也罢,人在成熟的过程中总有这么一个过程。
展品从新石时代到汉代
土的早期文
,如骨
、石
、陶
、玉
、青铜
等,历史脉络清晰,纵向延伸完整。
最引于飞的是其中的东洋馆。东洋馆是1968年开放的新馆,设10个陈列室,陈列展
日本以外的东方各国各地区的艺术品和考古遗
,其中展
中国古玩的就有五个陈列室,占据了一半!
而青瓷技术是如何传
日本的,有一
说法非常可信的。那就是丰臣秀吉在两次发送朝鲜战争期间从朝鲜掠走了大批的陶瓷
和陶工,这对日本青
瓷的烧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达国立博馆之后,于飞并没有跟随代表队
就班的参观,而是独自一人直奔东洋馆。
第二天一早,照行程,是要参观东京国立博
馆的。对此于飞本来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听了叁井纱织的介绍,于飞又改变了主意。
展品从史前的石和彩陶,商周的青铜
,汉代的陶
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银
和三彩,到宋、元、明、清的瓷
和书画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大多是都是
品,甚至孤品。
“不知于飞君是不是有兴趣呢?”叁井纱织似乎早已经摸准了于飞的脾气,说
的话句句都抓住了于飞的心。
“我可以拒绝吗?”于飞无奈的说。东京国立博馆的藏品之丰富,门类之全面,档次之
档,比国内大
分的博
馆都要
,这个机会于飞怎么可能错过?
这让于飞叹为观止,都说山寨是中国的发明和特有,今日一见原来最早是源于日本的。
PS:迎加
捡漏群34734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