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王跃文论官场小说(2/3)

或同官场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反映来。比方在对待**问题上,官场中人一边抨击**,一边忙着搞**;老百姓既痛恨**,又宽容甚至羡慕**;没权时痛骂**,有权时自己上**。可以说,官场中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制或时代的原因,也是国民固有的劣的原因;换言之,很多问题并不仅仅是官场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的问题,或全国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源远长,从来如此,仍将如此。不久前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接受**案调查而自杀,就在社会上引发很多相关讨论。最烈的声音就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大贪官很少自杀?因为他们没有羞耻!中国固然也偶尔有自杀的贪官,但他们往往不是因为羞耻而自杀,他们要么是为了逃脱罪责,要么是为了保护同党,要么仅仅因为到自己前程无望,要么是因为迫而不得不自杀,有的也许还是“被自杀”没有羞耻,这是很多中国人上存在的问题。贪官窃取非分之财,比小偷小摸可耻可恨千万倍,但中国人普遍认为宁大贪污犯,不小偷小摸,似乎大贪比小偷面和级。一个官员贪污,肯定全家人都知。很多官员了问题,往往全家都是同案犯。但一家人可以毫无廉耻地在一起,齐心协力着卑鄙勾当,非中国人不到。

鲁迅先生曾在《论睁了看》一文中说:“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又说“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瞒和骗的文艺来。”还说“中国的文人也一样,万事闭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先生的这些话,今天似乎并不过时。我们可以自省一下自己的勇气到底有多少。当代官场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多少反映了现实官场中某些真实,这些真实官场之外的人无缘窥见,在官场中的人又讳莫如,官场小说因此多少有些“揭秘”

中国人的德界限是模糊的、游移的、善变的,严格说来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象地说,中国人都承认滥用权力是不德的;但是如果这权力滥用对自己或家人、朋友有利,就被认为是顾家、豪、义气,这时候滥用权力而谋私的人则有了很好的德形象。一人得犬升天,不光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人之常情,而且德上的光环。相反,如果一个人手握大权而铁面无私,不给三亲六眷和朋友们带来好,则被认为是六亲不认的白狼,只顾自己往上爬而不肯给朋友帮忙的自私小人。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这人也不会得,发达不了。蝇营狗苟,沆瀣一气,要坏大家一起坏,才能走大运。目前中国民间也好,学术界也好,有很多声音在鼓噪,尤其让我到不安的是一盲目自大和自豪的民族情绪在急剧膨胀。但是,我听不一声音是自省的、自我批判的。中国人不解决自己上的国民劣,于民族本的发展,或于全人类的发展,都不是好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场小说应当在国民批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人所谓的国民问题,很多又是人的普遍问题,只不过有些问题在中国人上更突一些而已。所以说,官场小说也有人批判(不仅仅是国民批判)的普遍意义。

三、关于官场小说的真实真实是小说创作的命,这似乎是无容置疑的。我想从十年前自己碰到的问题谈起。我的小说《国画》版迄今为止整整十年,当时我受到的责难就是某位层领导说的,小说没有全面地反映生活。这批评的话外之音,就是说我的小说没有真实地反映生活。而所谓的不真实,就是说我的小说夸大了生活的暗面和消极面。我从来没有同意过这批评。事实上,我的所有小说都未能原原本本地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暗面和消极面。我甚至也并不认为小说必须把生活中的恶的东西不打折扣地、残酷地反映来,才是真实的文学。这一,我们可以探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