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正是官场中“边腐边升”现象的鲜活样本。1991年至2006年,何闽旭从浙江省劳动厅副厅长逐渐官拜安徽省副省长。也就在这15年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折合人民币共计841万余元。
人民群众对**历来恶痛绝,并以
烈的责任
和极大的
情积极投
反**斗争。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成了反**主渠
。最新的动向是,网络成为民间反腐新战场。但是,由于我们反腐举报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国家为举报人没有提供很好的保护,往往使反腐英雄们付
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全国每年发生逾千起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
经查,1997年至1999年,庞家钰收受他人贿赂48万元;违规批准设立宝市财政证券公司,累计造成损失达3。16亿元。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这些官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相当一
分是在现任职务之前
行的,也就是说,这些
官早就开始的违法
纪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升迁。
问责用人失误,遏制带病提
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审结违犯党纪政纪案件85。2万件,分88。1万人。其中,
分地厅级以上
2386人(不
军队),县
级
2990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
在众多举报人当中,最典型的是曾在纪检机关办案并得罪了庞家钰的宝市司法局
曹长征,他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持续调查并实名举报庞家钰。2002年,陕西省纪委派
一个工作组
驻宝
市,但3个月后,工作组撤离,没有下文。第二年,庞家钰升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5年8月,曹长征和宝
市委、市政府6名工作人员一起实名举报庞家钰,引起了中纪委的
度重视。2006年3月,中央纪委调查组
驻宝
,9月,庞家钰归案。
“三防火墙”为何难挡官员“边腐边升”
面对官场“边腐边升”症,人们不禁要问:谁为这些**官员打开了升迁之门?谁纵容了这些官员在升迁中继续**?
规范和净化提名权,摘掉“卖官书记”的“隐形翅膀”
在担任浙江省劳动厅副厅长期间,何闽旭曾帮助一名县级市的调至省劳动厅工作。连续3年
节,这名
每年“孝敬”何闽旭5000元。此后,何闽旭调至丽
、池州、合
等地工作,向何闽旭行贿者涉及27个单位和个人,其中有10人行贿的原因是为职务晋升或工作调动,涉及金额达194万余元。除了卖官,房地产商是何闽旭的摇钱树,与房地产公司有关的受贿金额就达530余万元。在担任池州市委书记时,何闽旭曾为安徽某房地产公司在项目引
、商品房销售、城市建设拆迁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先后向该公司董事长詹某索贿8次。
今年以来,省级
官密集落
,我国掀起了新一
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
圳市委原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公安
原
党委委员、
长助理郑少东,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朱志刚,天津市原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兼
委会主任
黔生,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这些
官均因严重违纪或违法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审查。
“改革开放30年来,评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很多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甚至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
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中央编译局当代
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采访中专家建议,要消除提名权的瑕疵,防止其异化,有必要把提名权真正给群众,并通过
制度实现
光
作。应以制度建设增加群众意见所占的比重,从而摘除“卖官书记”利用提名权大搞人事**的“隐形翅膀”
在选
任用中,考察对象的确定是最关键的环节。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
选
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
考察对象,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严格执行。专家
调,组织酝酿推荐的提
人选,必须
中央有关要求在
所在单位
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
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
,方可列为考察对象;主要领导个人推荐的人选,也必须
规定
行民主推荐,如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举报总滴血,民意何太轻
**中央政治局最近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
和领导
考
评价机制的意见》,
调要扩大考
民主,
化党内外
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一步公开考
内容、考
程序、考
方法、考
结果,增
考
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
评价中的分量。
从任浙江省劳动厅副厅长开始,何闽旭就通过多手段非法敛财,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平步青云的仕途,直至当上安徽省副省长1年后,才因一些群众的不懈举报而案发。
政府公信力丧失,群众恶痛绝,必须依法严惩!”
官密集落
,升前即已**
在**中升迁,在升迁中**,成了近年分落
官不同履历中的共同“印记”
庞家钰被扳倒了,但曹长征也在举报过程中遭到了打击报复,甚至被迫和妻离婚。
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在百姓对其**行为的不断举报中,官运非但不减,反而一路升迁。庞家钰自1988年10月起,历任宝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1月任省政协副主席。
从我国目前已经备的制度层面看,每一名官员都面临着组织、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等三个
门的监督,也就是说官员劣迹斑斑却又想升迁提
,必须跨越这“三
防火墙”
虽然我国官员的升迁降黜有严格的制度可依,但是,从许多已经落官员的案例来看,官员升迁路上的民意指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带病提
者大有人在。也正是一些百姓
持不懈地向上级和纪检监察
门反映,一些官员贪污**、生活腐化劣迹才被追究。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委组织近年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
工作,其
心内容就是“隐形权力显
化,显形权力制度化”在试
地之一安徽无为县,县委书记用人权被
到六个方面:动议权、提名推荐权、方案审定权、主持会议权、临机
置权和
理教育权。在提名推荐权方面,县区委书记提名人选作为候选人之一,需要党委集
研究决定后,才能与其他途径如公推公选等途径产生的提名人一起,共同
组织考察程序,成为考察对象。此外,
选
任用工作全程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全程差额,全委会最后票决时采取匿名投票。这让广大
群众能够参与到
选
和监督工作中来,有助于克服“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由少数人选少数人”的官场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