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
在三娘院落的隔壁,便是轩辕清华的院子。三娘一早熬了健骨汤送到这方,与轩辕清华聊起轻悠的事。
“你好好问问轻悠跟这个周亚夫到底是怎么认识的?轻悠那丫头一看就知道是在说谎,瞒了周亚夫的真实情况。回头我去套那小子的话,一定要把事儿弄明白了。”
“嗯,清华你说的我都懂。只是,我见轻悠好像真的很喜欢那孩子。昨晚…”
“昨晚怎么了?周亚夫那小子敢乱来,我现在就把他赶出我轩辕家大门儿!大哥现在忙着坊里的事儿抽不出身来考察那小子的底细,我这个做叔叔的绝不会让个来历不明的东晁男人把我的乖侄女儿给骗了去。”
轩辕清华一听就激动了,说着就杵起杖子要出门。三娘忙好说歹说将人按下。
“我罚轻悠抄家训,让老李给守着,一有事就会来报。轻悠不敢不听我话,你也别太着急,顾着自己身子要紧。”
轩辕清华这才端起汤又喝了起来,半晌低声问“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姜恺之不是说陪了她四年,她怎么突然就跟这个周亚夫好上了?放着好好的将军夫人不做…”
三娘叹了声,将轻悠昨晚关于姜恺之一事的解释简单提了一下“我知道你和她爹的想法,可是,高门大户不好攀,一入豪门深似海。今儿…我看轻悠和那个亚夫说话的样子,我瞧得出自家女儿的心事,她对这个亚夫,和对姜恺之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个亚夫…的确不像姜恺之那般亲和,但他看轻悠的样子也是入了心髓的。”
轩辕清华默然无语。
“清华,其实,你也知道,姜家现在出了个大总统,我们的门弟哪及得上。就算没有当年东晁的事,姜家就不待见我们轻悠了,更不用说现在。若不是这样,当初他爹把轻悠赶去南京时,他们早就成了,根本不用拖了这四年。姜家一个百年大家族,内里关系比我们家还复杂,轻悠这性子倔傲,连自家人都处得那么难,更别提进了那种豪门,未来只怕会吃更多的苦受更多委屈…
与其如此,我倒宁愿她跟了这个亚夫,嫁个家世清简的小商人,怎么也是当家主母。那杨家夫妇应该跟这周亚夫关系菲浅,而且他们将轻悠当亲女儿般养了四年,你瞧她回来的模样,比当年还胖了一些,定是那夫妇对她极好。我想,这周亚夫应该也是不错的…”
轩辕清华缓缓地点了下头,三娘这番分析据理明晰,条条也都切中了要害,没有说错。只是俗话说,嫁女高攀,娶媳低就。做父母的长辈,总是希望女儿能嫁得更好,他见了这个“周亚夫”那副高傲的“穷酸相”才不免生了极大排斥。
“罢了!咱们先弄清楚,这周亚夫的来历,看看他到底合不合适轻悠再做打算。总之,咱先不能松了口,让他平白占了丫头的便宜。”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这段时间,又得麻烦清华你多废心了。轻悠这孩子…”
“三嫂儿,你别忧心。好不容易把孩子盼回来了,就高高兴兴地多住些日子。既然那小子都说一切按咱们轩辕家的老习俗来,咱也别跟他客气,那三媒六聘的程序都得走足了,绝不能让他轻轻松松就娶到咱们家的宝贝小七儿。”
…
两个长辈当下便商量起考较未来姑父的事儿来,隔壁跨院里,那两个当事人还蒙在鼓里,一个坐在大榕树下抄家训,一个拿着把竹剑在廊外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