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九章文征明(2/2)

回想少年时的荒唐事,叶东平不禁有些赫然,把文征明的来历给叶天讲解了一遍,小心的将画重新卷了起来。

“爸,这字写的是:嘉靖甲寅二月既望西窗写之也,上面的印是个叫文征明的,下面这个题跋写的是:位园主人王世贞识,印章上刻的是“元”二字…”

刚刚收拾好卷轴,院外面就响起了自行车的铃铛声,叶东平连忙迎了去,这小还真没说大话,敢情废品收购站,还真是能收到古董啊?

C!。

这些篆字自然难不倒叶天,经过一番辨认后,他很快就将其用简字写到了本上,递给了叶东平。

“文征明的画?这可是好东西啊,封况也不知从哪搞来的,一不知惜…”在本上看了一后,叶东平睛一亮。

将整个卷轴打开后,画面跃然前,这是一幅山画,画的背景是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在山脚下有一颗青松,溪从松树边过,两个方巾的文人,正端坐在树下对弈。

卷轴打开一半,叶东平就愣住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画,泽有些沉暗,手摸在画上,却不是纸质的,而是有一绢丝的觉。

整幅画笔墨苍劲淋漓,于简中见叠叠层次和韵味,磅礴大气的山绘画中,又见清雅素淡和温秀劲,饶是叶东平和叶天这两个半吊鉴定师,也看的心旷神怡。

在画的右上角,有好几个印章和几行小字,不过都是篆文书写的,叶东平虽然是早年的大学生,但是对篆字却是一窍不通,只能求助于儿了。

以前叶东平在北京红小将的时候,就曾经亲手烧过一个清华老教师收藏的文征明作品,他还清楚的记得老教授看到那幅画化为灰烬后,脸上悲痛绝的神情。

“哎,封况,你来的正好,这幅画是怎么得来的啊?”

字画的保存是古董里最困难的,本要防腐防虫,再加上天灾人祸,古代传下来的字画,几乎是十不存一,所以只要是绢本字画,那都是弥足珍贵的。

叶东平把从老那里得来的知识说了来,也算是现学现卖了,接着他打开这幅古画的动作,又轻柔了几分。

文征明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历史文坛上,可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人

不知是不是保不善的原因,在卷轴的边上,有些虫蛀的痕迹,叶东平拉开绑着卷轴的丝线,很小心的将其平铺在了床上。

曾经说过,由于纸质字画难以保存,所以古代画家作画的时候,喜将其作品绘在绢、绫、等丝织上,这作品也被称之为绢本。

PS:第一更,朋友们看完书后顺手投下推荐票吧,您的举手之劳可以让咱们相师走的更远,打作揖谢大家了!

“是幅对弈图,叶天,你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字?”

“这个…是绢本画,应该是幅古画了…”

把卷轴又拿了回来,想了一下之后,走áng边,把卷轴放在了床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