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东平是受过等教育的人,想着这么去占人便宜,心里总是有
疙瘩,不过在商言商,他也不好指责封况什么。
“封,这…这钱,唉,你要是再碰到这事儿,多给别人
钱吧…”
PS:第一更,这每天推荐票要的都不好意思了,可是不要就不涨,还是麻烦朋友们养成习惯,看书的时候投上一张票吧,谢谢大家。
拿到钱后,儿又撺掇老
买了冰箱、彩电、录音机“三大件”当时他觉得太值了,一些破瓷
,竟然换了这么多东西。
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香港有个叫李翰祥的大导演,在北京拍电影的时候,找到一熟人前去拜访白姓人家,开门见山的提想要买
瓷
。
不过那人有一儿,当时非常仰慕大导演李翰祥,就千方百计的鼓动他老
把东西卖掉,白姓主人最后架不住儿
劝说,将四十多件古代瓷
,全
卖给了李翰祥。
叶东平笑着拉住封况,说:“我再给你们讲个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吧,那人比这老太太还要倒霉…”
,怪叫了一声就往外跑。
不过那白家小倒是知耻而后勇,后来专门去学习瓷
鉴定知识,在行内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行了,行了,哪还有这么好的事,占了一次便宜你就知足吧…”
谁知就在1983年的时候,李翰祥从香港给白家小
寄来一张明信片和一本杂志,那小
翻了翻杂志,发现里面有篇介绍李翰祥收藏古玩的文章,题目是《大导演李翰祥的“小故
”
小县城的消息相对封闭一些,这老太太一块钱卖了张古画,在这年代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这事情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专门去找,也未必就能碰得上的。
这事儿在北京古玩圈里,基本上是人人都知
的,而自从这件事后,人们对古董艺术品市场,也多几分关注,类似的事情,却也很少发生了。
“叶叔,那你的意思是,说不定还能碰到这事儿?”听完叶东平的话后,封况那双小睛直冒亮光,恨不得现在就拉板车继续收破烂去了。
“不行,叶叔,快放手,我再找那老太太去,说不定她家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呢…”
“还有人比白扔了三千块钱还倒霉的啊?”听到叶东平的话后,封况的注意力顿时被引了过去。
当时那家姓白的主人说了,好东西在在前些年都已经被人给砸了,现在只剩下了底
,还有几十件,
照主人的意思,他只想卖上个一两件,其余留着算是个念想。
白家小一看
的图片,有20多件藏品都是他们家的东西,而且下边标的价儿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港币,当时他是一下懵了,这才明白敢情自己“败家”到了何
程度。
********
“封,你
嘛去啊?”叶东平一把拉住了他。
这事叶东平也是听同学说的,在北京有一姓白的人家,祖上是四九城的大收藏家,专门收藏瓷,在行内名声很是响亮。
“当然了,那人白扔了几百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