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浪费了,我就擅自做主把茶水撤了。"
"你叫广大干部群众干坐在这里听候宣召,连茶几也不留下,萧书记同意吗?"我发现了在市里向来铺张浪费的萧大秘一进这穷山沟,就彻底改造了自己的小资思想,懂得勤俭持家了,可屁股下的沙发以及墙壁上的红木框架好似跟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显得格格不入啊?
余秘书说到这里,笑道:"茶几是萧书记叫人搬走的,说那玩意儿摆在人面前更容易叫人口干舌燥,浮想联翩,一个不留来得更干脆。"
跟余秘书碰面两次,也就是刚才这话回答得有点秘书水准。你想啊,书记将茶几请出去,也就间接表扬了秘书,领会了领导意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当然了,进去后自然有茶水喝。"余秘书这句补充让我呛了一口烟,将我刚才心里给他树起的秘书形象击了个粉碎。
进去后还没有茶水供应焦渴的嘴巴,咋有那么多口水向书记汇报工作呀?
谈工作就是在烟水中吐洒口水,浇灌跑官数字嘛!
余秘书塞给我一包精制装"骆驼",说老板怕你等久了坐不住,换个口味。
我说,你们老板也真叫入乡随俗啊,这么快就牵上"骆驼"进荒漠了,抛弃了"中华"秀美河山。小余你给我老余分析分析,为啥这贫困的地方总习惯出"洋货儿"?
余秘书凑近我坐下,绕开了我的"?"号,小声道:"余哥,你退回来的两条香烟叫小弟很难堪呀,老板很生气,让我留着自己抽,分明是对我的工作很不满意,我啊,还是给你提回来好交差,不就是两条烟吗?吴书记不至于朝自己的小车里挖掘腐败材料吧?这算啥啊?假如断了烟火就能反腐败,那咱国家把全中国卷烟厂给关闭了事啦。至少得有好几亿烟民-举枪-起义!远的不说,咱就说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吧,那不光是烧给洋人看的,振我大清帝国天朝国威,也是清政府反腐败的杰作啊,可谓一箭双雕,可结果咋样?既得罪了洋商,也触动了上层利益,鸦片战争肯定以失败而告终啦,原因不是洋枪瞄得准,而是上层官僚想找回既得利益,这是我以前大学毕业论文上的观点,老师评了个优秀!哈哈——"
余蜜好似脱开了秘书官谱,两袖清风地回到了讲台,正手舞教鞭,在白色粉末里冲下面的学生挥洒着口水。
我点上一根"骆驼",在品位"洋枪"的硝烟里,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了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陈旧的书页,好似是分析过"腐败"是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而不是洋鬼子炮坚舰固。
我呵呵一笑说:"小余同志,这话要是让你们老板听到了,你肯定要挨板子的,别忘了老板也是教书的出身。"
"岂敢,咱哥俩不是随便闲聊嘛,不打官话儿。哎,两条烟…"绕腾了半天,这死心眼儿非得问个究竟,我忍不住骂娘了:
"奶奶的,真娘的废话,反正我是送回去了,你把包裹搁在我车轮子下,老哥我还能轧过去呀,那不是糟践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