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觉得,这位小伙子很亲切。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并且有了简短的交流。
“我们都是老百姓,就该互相帮衬着些。穷帮穷嘛,我们山里的古语。”接未归说得很诚恳。
“怎么,对当官的人就不该帮?”谷川问。
“老人家,不是这个意思。当官的也是好人多。但是,有那么零星的几个,确实…”
“怎么?”
“嘴上讲的一套一套的,满嘴跑火车,什么用也没有。吃老百姓喝老百姓的,就是不给老百姓办事儿…”
“这样的官,是不讨人喜欢。”
“最可恨的是贪官污吏!”
“该千刀万剐…”
…
在这个山乡医院里,谷川已经度过三天了。虽然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全部愈合,但已经能够下床走路了。
谷川已经搞清楚了,这个地方名叫“拒官”是远山县的一个乡。
农村有些地方的地名,还真是有些掌故的。这个拒官乡地名的来历,就挺耐人寻味的。
相传,在清朝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名叫宋耀祖。这个宋耀祖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刻苦读书。终于,他中年时中举,被朝廷派去到南方的一个地方做官。在官运亨通的同时,这个宋耀祖的官名却不佳,老百姓认为他贪污敛财,荒淫无度。年迈思乡,富可敌国的他盼望叶落归根,回乡安度晚年。获得皇上恩准后,宋耀祖衣锦还乡了。可是,家乡的老百姓却极力阻止这位高官归来。他们拆桥破路,封门闭户,横眉冷对。宋耀祖见状极为震惊,他承诺,一荣俱荣,自己可以散尽千金,让乡亲们丰衣足食。乡亲们却嗤之以鼻,不为所动。他们宁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也不愿有污清白,更不许有侮家乡的名声。无奈,宋耀祖只好择路东行,另选他处安身。也许因为心情的缘故,这位声名显赫的大人,竟然死在途中…
后来,这个遥远山乡便得名拒官。
有一年,担任红枫湖乡党委副书记的谷三,曾被县里抽调参加一个收缴农业税等税费工作组,到拒官乡帮助工作。那个时候,为了抓紧抓好中心工作,各级组织经常要抽调一批批干部,组成若干个工作组,到基层督促指导工作。
谷三得到了县委的任命:中共远山县委驻拒官乡工作组组长。
正是因为拒官乡是全县的老落后、老大难,县委才让谷三来挑重担。农村工作有四大难:“一难扛大锹(兴修水利),二难肚子高(计划生育),三怕火来烧(殡葬改革),四怕钱粮高(收税收费)。”由此可以看出,县委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重点培养谷三,让这个小伙子在风口狼尖上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