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路问题上,薛元清与魏正隆的观念又发生了冲突。
魏书记认为,要适当调整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由原来重视大广场、大路改造,逐渐转为重视中小
路改造,当前应当集中力量抓好五大“民心工程”即棚
区改造,小街小巷维修,小区
院
化,低洼地区雨后积
整治和中低档楼房翻新。薛元清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城市要上档次、上形象,必须修建大广场、大
路。
薛元清没顾及这些,他一上任就将李国藩、张国昌的法全盘否定。凡是李国藩、张国昌沾过边儿的事,一律不闻不问。市长如此了,副市长自然效仿。于是修了一年半的东运河停工了,与德国人谈妥的地铁建设合同撕毁了,由于急需用钱,唯一一家
国上市公司也卖掉了。
好什么,可能不好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政府也当有自知之明啊!”在东州市,市委书记魏正隆是德
望重的。在东州
了一辈
了,他
这块土地,他更
东州市的人民。“李张大案”的教训是
刻的,他为此无比痛心。自己再
几年就退休了,但是肩上的担
却越来越重了。如果说死掉的李国藩专横跋扈、一意孤行,那么今天的薛元清却总是给人一
女里女气的
觉,小家
气十足,不仅心
小而且倔得很。
薛市长下决心在任期内把缺林少绿的东州市建成绿树成荫的园城,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届任期也不过五年,五年是无论如何也树不了木的,于是便将成木移植
了城里。
只是把松树到老百姓家窗
底下不行,园林
门
一天
,老百姓第二天
,搞得园林
门十分
疼。在市政府常务会上,薛市长命令死看死守。
也不知是谁的主意,移植
城的大树全是松树。各区区长为了完成指标,在城市的犄角旮旯儿
满了松树,树挨树、树连树,也不讲究个间距,老百姓戏称东州市快成烈士陵园了。
薛元清想通过招商引资,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尽快树立自己的形象。然而,城市建设是需要大笔资金的。靠财政不行,靠外商,大外商不来了,于是,只能
小事。他集中资金
了两件事:一是
树,二是修路。
可是,东州的老百姓并不买账,他们要工作,他们要增加收,他们要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几样可都不是小事,这是连国家领导人都放在心上的大事。
魏正隆心想,对待薛元清,自己再也不能犯像对待李国藩那样弱迁就的错误了。这届班
一定要在东州老百姓面前树立“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形象。
薛元清刚到东州,他不敢和魏正隆搞得太僵。他心里知,自己不像李国藩天生就给人一
大事的
觉。他常在常委会上公开承认,自己
不了大事,自己到东州就是给老百姓
一些小事的,
那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小事,
那些老百姓关心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