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7ldquo;三把火rdqu(2/2)

在常委会议上,宋维山书记严肃指,文字功夫是县委的门面,选人的标准一定要严格,在政治标准不能降低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的是有文字功底的人。而且正当用人之际,必须选一个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一上来就路的人。宋维山书记特别调指,这次县委办选人,要的是真才实料,不开后门,不看面,不需要常委们推荐和讨论。选谁不选谁,一切由县委办自己主,选中的人能不能用,责任由县委办自负,任何人不得拿工作开玩笑。

县委办原有的一台吉普车理了,换成了一台普通桑塔纳。原因是方主任坐的那台桑塔纳自然报废后,县委办的通工就只剩下了这台吉普车,乘上这台四下透气、八下冒烟的老式通工,陪同主要领导下乡厂,追慢赶也跟不上趟儿。县里的财政十分张,批一台新车要经过财政局反复算,常务副县长、县长审批,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史主任当然不愿意这么麻烦。况且这时候再坐吉普车已经落伍,把旧车卖掉后添上钱,一车换一车,质量提了,数量没有增加,谁也不能说没有理。虽然这样,机关内仍然有人议论,说史主任是个“变小牌”主任,说什么“史主任一上任,门变小了,灶变小了,车变小了”这些瞎议论一也挡不住史主任决定了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为了工作需要,更能史主任的超前服务意识和领导决策能力。

接着是选人才。县委办文秘这一块,大家习惯地称作“中心组”这与县委领导们常说的“县委中心组学习”是两个不同概念。中心这一摊,自从赵哲走下海以后,在文字上,只剩下余乐萌秘书一个人担当刀大任。其他几个年轻同志,只能写一些豆腐块小文章。为此,余秘书还兴过一阵,庆幸自己总算是熬到了“第一支笔”的份位上。余秘书以赵哲的教训为经验,受到人们奉承时,总是谦虚地说:“号里没征啊!”其实在内心里,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只要接受了任务,立刻雷动风响,让整个秘书班给他提供素材,安排一群人向各单位要数字、要典型、要资料,办公室里的两、三摇把电话必然“嗷嗷”地搅个不停。虽然说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是在平相近时可以那么比较,但在文字功底悬殊时,就相形见绌了。不到两三个月,县委办为了文字上的事情,几次受到主要领导狠狠地批评。余秘书自是灰土脸儿,文字平并不跟着批评见长,渐渐地到力不从心了。这时,史主任和丁副主任两个人在一起密谋了数次,又开了一个主任办公会,拟订了一份人的计划,他们先向宋维山书记汇报以后,又在常委会上提讨论。

这样一来,史主任和丁副主任到压力很大,动力很足,煞费了一番苦心。通过明察暗访,在十来个人选中,逐一考察,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思考的“排中律”筛来筛去,终于发现了县文联的办公室主任查志和设在刘集镇的县普通中的副校长项明这两个人最符合条件。汇报给宋维山书记后,宋书记说,脆把两个人都调来吧。于是,派县委组织立即考,查、项二人很快办齐了调动手续,成了县委办公室的骨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