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项明在“彼此制造工作”这句话的下面重重地画上了红线。一次在秘书们的工作例会上,大家说起了忙啊忙的苦
,项明
就把“彼此制造工作”的意思讲了,还特意声明说,这不是他自己的发明,而是一个
国有名的
理学家帕金森说的。谁知竟把丁主任给惹恼了,丁主任翻着白
对大家说:“我不赞成小项的说法,那是
国,不是我们中国。
国的月亮不见得比中国的圆。”对小项这么不知趣,丁主任心里狠狠地划上了一
。
事后,查志说:“小项,你说得特别好,说到了咱办公室的病
上,你把那份资料让我也好好看看。”邬庆云担心地说:“明
哥,你这次算把丁主任得罪苦了,小心他给你小鞋穿!”
果然,没有多久,他就找到了科学的分析。在他和查志谈话后,偶尔看到一份什么杂志,一篇关于办公室工作的杂文
引了他。上边把
国一个
理学家詹姆斯·帕金森的理论
略地介绍了一下,对项明
很有启发。其中一条是说关于“帕金森效应”大意是,一个
门原来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叫A,整天忙得要死,向上级反映,要求增加人员。上级就给他选
了两个助手B和C。从此以后,A又要去忙自己的事情,还要
理B和C,仍然忙得不可开
,完不成那些堆积如山的工作任务。于是,又向上级反映,要求增加人员。结果,上级又给B安排了助手D和E,给C安排了助手F和G。谁知这样一来,一
也没有解决问题,七个人完成原来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反而还不如A一个人
得好,而且相互之间忙得更加厉害。因为,一个任务安排下来,A要把它分
给B和C,下属二人又要把任务分解给D、E、F、G,最下边的四个人忙完后逐级向上反馈,B、C二人修改以后,再
给A,结果A的工作一
也没有减轻。就修改文章来说,说不定A重新增添的东西,正是B和C删掉的东西,而B和C提
给A的两篇文章互相矛盾,让A觉得还不如当初自己一人起草一下来得快捷。就这样,人越多越忙
,因为,人多了,尽
工作总量没有增加,但他们之间会彼此制造工作,反而人人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文山的办法就是下发一个限制行文、发文的规定,给文山再增添一份垃圾文件;填会海就是自上而下多开几
填会海的会议。至于冗员是越裁越多,
减机构之前,先成立一个‘
减机构办公室’,一阵风过后,机构一个也没有减掉,反而多
一个‘
减机构办公室’,而且领导发话说,为了今后
一步‘
减机构’,暂时不要撤消它。”
因为二人互相信任,因此,查志对项明
说起这些话来,语言尖刻生动,并且相当
刻。但项明
到,这次志
虽然说得有
理,却并没有说到现在办公室存在问题的病
上。他想,是不是还有另外一
权威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