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姑,这事放一段再好吗?我刚回来,事情多,有机会,我会帮表哥的。”
姑姑便欢天喜地地放开了吕浩的手,走过去对吕浩的母亲:“嫂嫂,你放心去照顾我哥吧,我不会让这些鸡啊,鸭的饿着的。再了,侄媳妇怀毛毛后,这些鸡啊,鸭的都需要呢。”着,把目光落在了念桃身上,念桃的脸又一下子通红,看热闹的村民也都哄笑起来。
毛毛是林家河的本地方言,指孩子。吕浩的母亲确实有这个想法,上次念桃回来,吐过,她就猜到了念桃怀了毛毛,心里还暗算呢。所以这些鸡和鸭,她喂得全心全意的。吕浩被姑姑这么一,才想到母亲舍不得离开家里,原来是为了让念桃生孩子时,唉,乡村还是保留着原始的诸多习惯,这些习惯在吕浩想来,是那么地原汁原味,一如这些被放养的鸡和鸭一样,在城里是吃上的。一感动,便对母亲:“妈,辛苦你了。”
把吕浩养这么大,吕浩是第一次这样的话,得做母亲的眼泪都差点流下来了,赶紧背过身用衣角去擦眼泪,念桃的眼泪也差点要往下掉,快步走到母亲身边,从包里拿出纸巾递给了母亲,母亲递过纸巾,却舍不得用,仍然用衣角擦着眼泪。
“都散了吧。”吕浩望着村里的人。可村里的人还是不愿散开,吕大庆便扯着嗓子:“看个卵子。都滚。”他的话一落,村里的人如谁拿着枪赶来了一样,迅速地走开了。
吕浩看了一眼吕大庆,就一眼,他便明白,基层的干部有基层干部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就得如吕大庆这般。
村里的人的是散开了,可吕浩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他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谁家来了城里人,哪个干部下乡,他也会跑去围观。那个时候,没有小轿车,就算是拖拉机,吕浩不也是一样跟在小伙伴身后屁颠屁颠地跑去看吗?他现在算是荣归故里吗?他自己不认为自己算,可是在喜欢看热闹的村民们眼里,吕浩就是一个大官,一个荣归故里的成功人物,他自然会成为全村人教导孩子们的榜样。他不是不喜欢村里的人,可是他刚回来,这样被成群结队的人围着,传出去,总是不好。跟了莫正南几年,他在行事上面是极其谨慎的。可是他总不能把这种谨慎告诉村里的人吧?就算告诉他们了,他们也明白不了。他们心里只有吕浩就是大官,吕浩就如他们的天一般。
吕浩正准备和吕大庆打声招呼就走,可吕大庆却朝着门外迎了上去,吕浩顺着他的方向看,门外站着两名吕浩不认识的人,看样子倒像镇里的干部,镇上的干部总是夹在县里的干部和村里的干部之间,脸上有着乡村的苍劲,衣着却比村里人讲究、得体。
吕大庆热情地喊着:“高镇长好,小武好。”高镇长是分管农业的镇长高程鹏,小武是刚来的选调生,他们来找吕大庆了解果苗情况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高延松要求林河镇被荒废的山上种板栗,树苗由县里统一发送,当然这树苗费用是要分摊到每家每户的,于是很多农家都不愿意种。这种果树带来的收益,一时半会他们也看不见。对于看不见的利益,村民们从来就是抵融的。再了村里的小伙子、姑娘们只要不想读书的,全部去南方打工去了。谁愿意留在家里种田、种地呢?田和地都被荒废着,树苗就没人愿意掏钱买了。
高延松应了一声,正想问吕大庆,眼前的这一家是不是吕浩家时,吕大庆又抢先话了:“这是我侄子吕县长,这是镇里的高镇长,这是办公室的小武。”吕大庆这么介绍的时候,声音、语调拔高了八度,特别骄傲。高延松已经猜到这位年轻人就是新来的吕副县长,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撞上了,赶紧奔过去,满脸堆着笑容,紧紧抓住吕浩的手:“久闻吕县长的大名,今天一见,高某太荣幸了。”高延松一边对吕浩这么一边转过头望着小武:“小武,快打电话让镇里的食堂准备饭菜,吕县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什么也要去镇上指导、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