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十九章 意外发现
叶知府名叫叶天明,年纪不到五十岁,三十八岁才考中二甲赐进士chushen,是当时所有同榜进士年纪最老的一个,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受到了朱元璋的关注,称赞他百折不挠的上进jing1神,又一直欣赏他的清正廉明,他的每次升迁都是朱元璋御笔钦点,成为官场上的一dao风景。
叶天明膝下有两子两女,长女叶紫童,二十岁,xing格象男孩,在她shen上看不到‘文静’二字,行事风风火火,极为争qiang好胜,不像别的大家闺秀长年shen居闺房不chu,一有机会就喜huan偷跑chu去逛街,chu1罚过多少次仍屡教不改,叶天明拿她也没有办法了,只盼着早点把她嫁chu去省心,可托了不知多少媒人,对方一听说是她,就连连摇tou,至今也没有人家敢娶她。
她的xing格豪shuang倒是其次,主要是因为她shen材太高的缘故,这使得叶天明为她的终shen大事揪心不已,本来他有几个门生倒勉qiang愿意娶她,可她却说别人是看中了父亲的地位,死活不愿意,其实叶天明也知dao女儿说的是实话,她那样高的个子,又是天足,年纪也不小了,不是看中自己的地位谁肯娶她。
而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叶苏童却和姐姐恰恰相反,xing格文静,端庄mei貌,倾慕她的年轻人不计其数,不过她从小便许给了邻村李员外的儿子李维正,这两年已经有好几个京中大员表示愿与叶家联姻,甚至楚王也不止一次表示希望叶苏童嫁给他的大舅子,很明显他们都是看中了自己的官途前景,但叶天明最终还是以已经许人儿婉拒了他们。
对女儿的婚事,叶天明一直就相当重视,这并不仅仅是chu于对女儿的关心,更多是对自己官场生涯和叶家命运的慎重,虽然他一直在地方为官,但他对官场世态却dong察颇shen,他知dao联姻其实只是一zhong纽带,它是将两个家族连为一ti,共损共荣,这本来是正常的官场jiao易,但在明初却有点例外,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起,到后来的郭恒案、空印案,一连串的大屠杀中,许多本shen清廉的官员就是因联姻所累而被灭门,尤其胡惟庸案,虽然已过去十几年,但至今没有结束,这两年yin云悄聚,yan看一场风暴将起,在这zhong情况下,叶天明怎会轻易将自己陷于险境,他宁可让两个女儿嫁一个普通人家,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
李维正屡屡落榜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却没有半点嫌弃,他自己也是考了十几年才中进士,更能ti会读书的艰辛,所以他也不提成婚之事,总想等着未来女婿考中秀才后再给他们完婚。
不料这几个月情况却似乎有了一点变化,他得到家乡的一点风声,说李员外的儿子居然想退婚,甚至还为此tiao了井,险些死掉,这使得他心中十分不悦,他知dao这或许是因为自己zuo了官,李员外觉得高攀不上的缘故,可他是那zhong势利的人吗?何况这又是从小就定的亲,若退婚之事传chu去,让他颜面何存?将来苏童又怎么嫁人。
门开了,李维正走了进来,叶天明克制住内心的不悦,脸上的神情也由yin沉变得温和起来,他不想在晚辈面前失去风度,更要问清楚退婚的原因。
李维正进了叶天明的书房,四周打量了一圈,书房给他第一gan觉就是书多,简直就是书的海洋,四bi除了门窗外都是书架,直冲屋ding,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各zhong书籍,地上也摆放着十几口木箱,有些箱盖半开着,里面堆满了书画,整个房间除了书外,就是窗前放着一桌一椅,在桌子旁还有一只小香炉,青烟袅袅,使房间弥漫着一gu淡淡的檀香味,此时,书房的主人也就是他的未来丈人,正坐在椅上,han笑望着他走进来。
和他想象一样,叶天明是一个清矍儒雅的文人,三缕长须飘然于xiong,和善的目光中却又透chu一丝jing1明,很明显,他们应该早就认识,李维正急上前一步shenshen施礼dao:“维正参见叶世伯。”
“贤侄什么时候到的?你父亲shenti如何?”叶天明说话很慢,却很清晰,一开口便控制住了局面,他善于把握住谈话的节奏,让对方跟着他的思路走。
“回禀世伯,小侄刚到,奉父亲之命来武昌买稻zhong,顺便想商谈退......”
不等他说完,叶天明便打断了他,话题一转又问dao:“你明年的县试准备得如何?虽然你屡考未中,但我希望你这一次能考上,再努努力,连府试、院试一起考过,先拿到一个秀才功名,我对你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你在三十岁前能中举人便可以了,我虽然也考了十几年进士,但我在十六岁便中了秀才,二十岁中举人,维正,我对你的要求已经够宽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