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节(3/3)

到半年,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神奇的生活。

我陷入了往日的回忆中,小月见我没有回应,摇着我的脖子发嗔了:“你听到没有。”

“好啦好啦,听到了,你是偶家最漂漂的小月,偶绝对会养你一辈子。”我陷于回忆当中,只好笑笑随口说道。

不过小月明显被我哄着了,娇笑一声,扔下一句:“不管你啦!”掉头就跑了。

让小月这么一弄,我更没什么心思去看影像了。端着一杯咖啡随意翻看着影像。慢慢地又被战场记录影像勾起了兴趣,我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随着影像的日期变近,记录的地点变得更近狂暴冰原。影像里出现的敌我双方,兵器都在不断的升级。最开始不过只是地面步兵的微小冲突,随着冲突规模的升级,双方也失去了节制一样投入了重型的火力,战车,坦克,战机,装甲机器人慢慢地一一出现。装甲机器人的型号也慢慢地变得高级和新型,量产的炮灰类装甲机器人占多。虽然说是炮灰,单纯用来拼掉对方的装甲机器人部队,但是对于不在一个级别的其他兵器也是一种强大的武力。再弱的装甲机器人对上一部坦克,也可以一脚踩扁,除非是巨型的自走炮台。一但投入了装甲机器人作战,战况就会变激烈无比。我所比较感兴趣的新式装甲机器人或新兵器也有出现过,虽然很少,而且影像的资料也极少,但也让这些新东西得于展露于我的面前。

首先发现的是我方的“虎头蜂”战机出场的首战,大批“虎头蜂”战机搭载着装甲机器人飞临战场,可以对敌人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打击。“虎头蜂”这种战机的战斗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他的主要功用是搭载装甲机器人长途奔袭或快速机动啊。缺点也是有的,不过当“虎头蜂”大批机动时几可直接忽略,超高的速度能让你摸不到尾巴。不过明显“虎头蜂”的数量还跟不上需求,编队还不是很全的样子,混杂中很多飞得慢得多的重型运输机。如果有更多的“虎头蜂”投入应用,我相信我们现在的劣势能很快板回来“虎头蜂”的超高速机动能力能弥补我们人手不足的缺点。

其次是MC机型的大量应用,相比于“虎头蜂”的数量稀少,MC的数量比较多,曾有见到20多部MC一起出动的记录。而且MC-1到MC-4四个机体型号都齐全。就单一机体来说,MC并不算十分理想,但混编小队的实验好像是成功了,这种小队混编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