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缺少对战争应有的共同认识,损害了年青人的自尊心。于是一群年青学生,在意识中恢复了读书人对军人的传统观念,以为这个军人虽有教养,有实际经验,还是一个“老粗”而且政治头脑不发达,对战争认识还不够深刻。那两个更热心的学生代表,先还不知道军官是个过来人,想在谈话中给这位军人一点特殊教育,接谈结果竟适得其反,才发现什么主义什么路线军官都比他们明白得多。因此另外不免发生了一种反感,以为这是一个转变了的军人,生活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气息,无可救药。本来预备跟这军官来学的几种军事课程,也无兴趣继续上课了。山城虽小,本地无日无集会,年青学生都甚忙。于是大家就抛下了这个“民族英雄”转作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宣传去了。
住处回复了过去半月前那一种静。
医生来时,见楼上大房子空空的,放了许多椅子,墙上还悬了一片三尺见方的黑板,茶几上还有一盒粉笔。知道是屋主人之一,军官的哥哥,特意为年青学生上军事学预备的。
可是一看情形,就知道这种预备是徒劳了。军官独自坐在走廊前摇椅上,翻阅一本小小军用地图。好象很闲静,又似乎难于忍受这种闲静。
医生说“团长,你气色好多了。你应当走动走动。天气好,出城去走走好。骑骑马也无害。你那马许久不骑,上了膘,怕不会跑路了。人和牲口都得活动一下!”
军官说“当真好象全好了。现在就只走动时腿上有点发麻,别的不觉得什么了。我不愿意用撑架出去,因为近于招遥我还真不愿意有人知道我是谁!”
“可是知道的人已很多了。尤其是那些学生,都欢喜你,崇拜你。”
“那些可爱的学生吗?”
“就是那些人,他们不是要跟你上课吗?我听他们说,你肯教他们,都很高兴,这比平时军训有实用意义得多!”
“可是他们一定为别的事情忙,上了两课,就不来了。这玩意儿实在也是很干燥的。比学什么还死板,又不具体。”
军官提起了这件事情时,似乎不大愉快,翻出一幅地图指定某一点给医生看“这里情形越来越糟了,不久会要受攻击的。这里得有人!我腿好了,要回到那边去。他们一定希望我早些去。”
“你不是还有两个月休假吗?”
“让别人去休息吧,你不知道我住在这里两个月,已闷慌了。虽只两个月,好象有了两年,这样住下去,同老太爷似的,哪能习惯?前面老朋友多着,都在炮火里,我留在这里,心中发慌!”
三
师部来了急电,限这个少壮上校军官五天内率领那两连伤愈兵士,向常德集中,并接收常澧师管区四营壮丁,作为本团补充。
过不多久,家中人都知道了。对这件事话说得很少,年纪极轻的新妇,一个教会中学毕业生,身材小小的,脸白白的,穿着素朴,待客人去尽后,方走过大房来,站在门边轻声说“听说来了电报,你又要去了。你不是说可以休养三个月,现在腿还不好,走路时木木的?等脚好一点走,方便得多。”
“他们要人,大家都正在拚命,我这样住下来算什么生活!”
“那什么时候动身?坐船去,坐汽车去?”
“你理理我那衣箱去。我只要那黑色衣箱,衣服不必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