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因此引起的通论
鲁迅先生最近常常用何家干的笔名,在黎烈文主编的《申报》的《自由谈》,发表不到五百字长的短文。好久不看见他老先生的文了,那zhong富于幽默xing的讽刺的味儿,在中国的作家之林,当然还没有人能超过鲁迅先生。
不过,听说现在的鲁迅先生已跑到十字街tou,站在革命的队伍里去了。那么,像他这zhong有闲阶级的幽默的作风,严格言之,实在不革命。我以为也应该转变一下才是!譬如:鲁迅先生不喜huan第三zhong人,讨厌民族主义的文艺,他尽可痛快地直说,何必装腔zuo势,吞吞吐吐,打这么许多湾儿。在他最近所chu1的环境,自然是除了那些恭颂苏联德政的献词以外,便没有更通的文艺的。他认为第三zhong人不谈这些,是比较最聪明的人;民族主义文艺者故意找chu理由来文饰自己的不通,是比较次聪明的人。其言可谓尽shen刻恶毒之能事。不过,现在最通的文艺,是不是仅有那些对苏联当局摇尾求媚的献词,不免还是疑问。如果先生们真是为着解放劳苦大众而呐喊,犹可说也;假使,仅仅是为着个人的chu路,故意制造一块容易招摇的金字商标,以资号召而已。那么,我就看不chu先生们的苦心孤行,比到被你们所不齿的第三zhong人,以及民族主义文艺者,究竟是高多少。
其实,先生们个人的生活,由我看来,并不比到被你们痛骂的小资作家更穷苦些。当然,鲁迅先生是例外,大多数的所谓革命的作家,听说,常常在上海的大tiao舞场,拉斐hua园里,可以遇见他们伴着jiaomei的爱侣,一面喝香槟,一面吃朱古力,兴高采烈地tiao着狐步舞,倦舞意懒,乘着雪亮的汽车,奔赴预定的香巢,度他们真个消魂的生活。明天起来,写工人呵!斗争呵!之类的东西,拿去向书贾们所办的刊wu换取稿费,到晚上,照样是生活在红绿的灯光下,沉醉着,huan唱着,热爱着。像这zhong优裕的生活,我不懂先生们还要叫什么苦,喊什么冤,你们的猫哭耗子的仁慈,是不是能博得劳苦大众的同情,也许,在先生们自己都不免是绝大的疑问吧!
如果中国人不能从文化的本shen上zuo一点基础的工夫,就这样大家空喊一阵口号,糊闹一阵,我想,把世界上无论那zhong最新颖最时髦的东西拿到中国来,都是毫无用chu1。我们承认现在的苏俄,确实是有了他相当的成功,但,这不是偶然。他们从前所遗留下来的一bu分文化的遗产,是多么丰富,我们回溯到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文学,音乐,mei术,哲学,科学,那一件不是已经到达国际文化的水准。他们有了这些充实的gen基,才能产生现在这些学有gendi的领袖。我们仅仅渴慕人家的成功而不知dao努力文化的gen本的建树,再等十年百年,乃至千年万年,中国还是这样,也许比现在更坏。
不错,中国的文化运动,也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这二十年中,在文化上究竟收获到什么。欧mei的名著,在中国是否能有一册比较可靠的译本,文艺上的各zhong派别,各zhong主义,我们是否都拿得chu一zhong代表作,其他如科学上的发明,思想上的创造,是否能有一zhong值得我们记忆。唉!中国的文化低落到这步田地,还谈得到什么呢!
要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如不能从今天起,大家立誓zuo一番基本的工夫,多多地转运一些文艺的粮食,多多地树艺一些文艺的zhong子,我敢断言:在现代的中国,决不会产生“最通的”文艺的。
二月二十日《武汉日报》的《文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