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小的灯》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文艺论文集。
因为记得《小说月报》〔2〕第十四卷载有培那文德〔3〕的《情之
》,所以从《走向十字街
》译
这一篇,以供读者的参考。一九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译者识。
一九二○年一月《文章世界》〔2〕所载,后来收《小小的灯》〔3〕中。一九二七年即伊孛生〔4〕生后一百年,死后二十二年,译于上海。
〔2〕《问和答》应为《答问者》。
开始时写抒情诗和小说,后来从事戏剧活动,曾写作剧本一百多。
演讲中有时说得颇曲折晦涩,几是不相连贯的,这是因为那时不得不如此的缘故,仔细一看,意义自明。其中所举的几
作品,除《我们》〔3〕一篇外,现在中国也都有译本,很容易拿来参考了。今写
如下——
〔2〕《文章世界》日本的文艺杂志,月刊,一九○六年三月创刊,一九二一年一月起改名《新文学》,田山袋主编,提倡自然主义。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二日,译者附记。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1〕
〔2〕《小说月报》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八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版。曾是鸳鸯蝴蝶派的主要刊
之一。一九二一年一月第十二卷第一号起,先后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改革内容,发表新文学创作和介绍外国文学,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刊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
至第二十二卷第十二号停刊。
《傀儡家》,潘家洵〔4〕译。在《易卜生集》卷一内。《世界丛书》〔5〕之一。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1〕本篇连同《小说的浏览和选择》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九日《语丝》周刊弟四十九期,后印《
下译丛》,附在译文之后。
太社的某些人。
发行所同上。
《情之
》一译《玛尔凯丽达》,是他作于一九一三年的一
悲剧。
《海上夫人》〔6〕(文中改称《海的女人》),杨熙初译。《共学社丛书》〔7〕之一。发行所同上。
〔3〕田、久保指开培尔的学生
田康算(1878—1927)、久保勉(1883—1972)二人。他们译有《开培尔博士小品集》一书,一九一八年日本岩波书店
版。
〔4〕伊孛生(H.Ibsen,1828—1906)通译易卜生,挪威戏剧家。青年时曾参加挪威民族独立运动,一八四八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社会支》、《玩偶之家》及《国民公敌》等。
《呆伊凡故事》,耿济之〔8〕等译。在《托尔斯泰短篇集》内。
《卢克和伊里纳的后来》译者附记〔1〕
《小说的浏览和选择》译者附记〔1〕
《十二个》,
〔1〕本篇连同《卢克和伊里纳的后来》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一号,后来收
单行本。
开培尔博士(Dr.RaphaelKoeber)是俄籍的日耳曼人,但他在著作中,却还自承是德国。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作讲师多年,退职时,学生们为他集印了一本著作以作纪念,名曰《小品》(KleineSchriften)。其中有一篇《问和答》〔2〕,是对自若人的各
质问,加以答复的。这又是其中的一节,小题目是《论小说的浏览》,《我以为最好的小说》。虽然他那意见的
柢是古典底,避世底,但也极有确切中肯的
所,比中国的自以为新的学者们要新得多。现在从
田,久保二氏〔3〕的译本译
,以供青年的参考云。
这是六年以前,片上先生〔2〕赴俄国游学,路过北京,在北京大学所讲的一场演讲;当时译者也曾往听,但后来可有笔记在刊上揭载,却记不清楚了。今年三月,作者逝世,有论文一本,作为遗著刊印
来,此篇即在内,也许还是作者自记的罢,便译存于《
下译丛》中以留一
纪念。
〔1〕本篇连同《西班牙剧坛的将星》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小说月报》第十六卷第一号,后未收单行本。
《西班牙剧坛的将星》译者附记〔1〕
卢克和伊里纳是易卜生最后一个剧本(写于一九○○年)《当我们死人再生时》中的两个主要人
。
〔3〕培那文德(J.Benavente,1866—1954)西班牙戏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