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备考:来信白波(2/2)

先生的意思或许不是这些,但现今田园思想充斥了全国青年的脑中,所以顺便写了一大堆无用的话。但不知先生肯否给我以稍为明了一些的解释呢?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二日《莽原》周刊第八期。

我以为嚣俄是指导被社会压迫与弃置的人,尽可一些实在的事;其中未始没有乐趣。正如先生所谓“遇见林…”虽则在动机上彼此或有些不同。差不多有一年之久,我终日想自己去一些工作,不倚靠别人,总括一句,就是不要智识阶级的人了,自己努力去另辟一新园地。后来又读托尔斯泰小说AnnaKarenina(6),看到主人Vronsky(7)的田园生活,更证明我前念之不错。及至后来读了Hardy的悲观彩十分厚的Tess(8),对于乡村实在有些了!不过以Haydy的生活看来,勤勤恳恳的把Wessex写给了世人,自己孜孜于文学生涯,觉得他的生活,与嚣俄或托尔斯泰所写的有些两样,一是为了他事失败而才从事的,而哈代则生来愿意如此(虽然也许是我妄说,但不必定是哈代,别的人一定很多)。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一是化的,前者却是退化了。

白波,上海同文书院。六月。

因为前天在某文上见引用一句歌德的话:“是容易的,想却难了!”于是从前妄想,顿时消灭的片屑不存。因为照前者的田园,只能算一”而“想”

(4)ChannelIsland海峡群岛,在英吉利海峡。(5)Cosett柯赛特,《悲惨世界》中的人。(6)Anna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7)Vronsky渥斯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8)Hardy哈代(1840—1928),英国作家。Tess,《苔丝》。下文的Wessex,《威克思》。

却绝对谭不到,平心而论,一个研究学问或作其他事业的人一旦遭了挫折,便去归返自然,只能算“”一些简易的工作,和我国先前的隐居差不多,无形中已陷于极端的消极了!一个愚者而妄想“想”自然痴的可怜,但一遇挫折己便反却,却是退化了。

(3)嚣俄通译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哀史》,即《悲惨世界》。

为终生的安!他可为她死!他的生也是为了她。试看Cosett(5)与人家发生了,他老人家终夜不能睡,是多么的烦闷呵!最后,她嫁了人,他老人家觉得责任已尽,人生也可告终了。于是也失踪了。

(2)参看《华盖集·导师》。

先生虽然万分的憎恶所谓“导师”我却从心坎里希望你一些和厨川白村相像的短文(这相像是我虚拟的),给麻木的中国人一些反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