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短篇(包括一些篇幅不大的中篇)虽然数量不多,但相当有特,而且不乏堪称
品的上乘之作。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基本上可以窥见到作者的创作思想倾向和他的艺术风格。
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是一位最有争议的作家。引起争论、批评和责难的本原因,是他在作品中宣扬的思想。他发表的作品,几乎篇篇都引起过争论,特别是他的几
长篇,受到的批评和责难之多,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是罕见的。他原来信奉空想社会主义,反对农
制,反对沙皇统治,服苦役和充军归来以后,放弃了原有的信仰,转而反对暴力,反对革命。他认为解决俄国社会的对立,不能像西欧那样,采取斗争和革命的方式,而应该采取和解的方法,使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这样一来,他就公开站到了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对立面,在革命民主主义者的
中,自然就成了“反动作家”、“反革命作家”虽然如此,他创作中的真实
、艺术
,还是没有人加以否认的。一百多年来,
步文艺界对他的评价,大
上就是如此:充分肯定他的艺术
,彻底否认他的思想倾向。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某些理论家对他的作品的批判,还是相当严厉的,认为《罪与罚》虽是一
“最富于历史涵义的社会心理小说”给作者带来过空前的荣誉,但它却是“充满了反动思想”、“实际上是公然反对革命民主主义的”;他的另一
长篇《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是“直接反对革命斗争、维护顺从思想的”;他的《死屋手记》是作者以亲
经历为基础,展示各类苦役犯可怕的
境和
神状态的真实作品,屠格涅夫视之为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赫尔岑则说它是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列宁也说它是一
“不可逾越的作品”但尽
如此,这
作品还是“反动倾向极其明显”至于他的长篇《群
》,那就更加反动了,因为它是直接攻击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极其恶毒”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有人打算将《群
》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
尔基
决反对,说这
作品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对革命运动
行恶毒攻击的无数次尝试中,最富于天才,也最为恶毒的一次。”
不过,批判归批判,他的作品还是广泛传,即便在前苏联,也没有完全遭到禁止。特别是他的几
长篇如《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地下室手记》、《白痴》、《罪与罚》、《群
》、《少年》、《卡拉
佐夫兄弟》…几乎全
被译成了世界各
主要语言,受到世界各国广大读者的
迎,其中有的被称为俄国文学的瑰宝,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作者本人也因此被尊为世界
的长篇大师。
在我国,他的作品早在二十年代就被译了过来。一九二六年鲁迅曾为他的《穷人》译本写过序言,此后还就他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发表过肯定的意见。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有了从英文转译过来的译本。新中国成立后,陆续版了一些直接从俄文译
的新译本。文革时期,他的作品与所有外国作家的作品一样,遭到禁止。但改革开放以来,他的作品的新译本源源不断地推
,有的已经有了好几个译本。这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我国广大读者中还是很受
迎的。应该说,他是我国读者最喜
的外国作家之一。
那就很难说是完整的。他的创作影响,远远超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
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刚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西方文学评论界对他的评价之
,令人咋
。他的艺术才华,连对他批判最为尖锐的革命作家,也是无法否认的。比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
尔基就说过他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
。”
我们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平民知识分
的作家。他一生受穷,对穷人有着特殊的
情。他写
的第一
作品,就取名《穷人》。在我们译
的这些短篇作品中,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都是穷人,都是受尽欺凌与侮辱的“小人
”就是他写的儿童,也是一些完全丧失童年生活的受苦受难者,这里有惨死的小职员普罗哈尔钦先生(《普罗哈尔钦先生》)、发疯的文书舒姆科夫(《脆弱的心》)、活活地饿死的小偷叶麦里亚(《诚实的小偷》)、冻死在柴堆旁的小男孩(《基督圣诞树旁的小男孩》)、“为了糊
而不得不让人取笑逗乐的小丑”波尔袒科夫(《波尔袒科
前面已经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长篇大师,代表他的艺术成就的,当然主要是他的长篇。他的长篇不仅数量多(约十)、篇幅大(《卡拉
佐夫兄弟》七十余万字),而且艺术成就
,影响
远。但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加讨论了。下面我们想简单地谈谈他的短篇,主要是个人的一
浅的认识,不当之
,希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