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都每日只两餐,每餐只有一样菜——冬天主要的是白菜、萝卜;夏天是茄
、扁豆。饺
和打卤面是节日的饭
。在老京剧里,丑角往往以打卤面逗笑,足证并不常吃。至于贫苦的人家,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
,放
辣椒油。
和我也不能闲着。她帮助母亲洗、作;我在一旁打下手儿——递烙铁、添火,送
与凉
等等。我也兼
喂狗、扫地,和给灶王爷上香。我必须这么作,以便母亲和
多赶
活计来,增加收
,好在除夕与元旦吃得上包饺
!
虽然母亲也迷信,天天给灶王上三炷香,可是赶到实在没钱请香的时节,她会告诉灶王;对不起,今天饿一顿,明天我挣来钱再补上吧!是的,她自信能够挣来钱,使神仙不至于长期挨饿。我看哪,神佛似乎倒应当向她致谢、致敬!
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
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止我的好客的习
,还未全改,尽
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我们当然兴奋。首先是我们过年的那一费用是用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来得
正。每逢我向母亲报告:当铺刘家宰了两
大猪,或放债的孙家请来三堂供佛的、像些小塔似的
号“
供”母亲总会说:咱们的饺
里菜多
少,可是最好吃!刘家和孙家的饺
必是油多
满,非常可
,但是我们的饺
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
可是,母亲并不弱。父亲死在庚
闹“拳”的那一年。联军
城,挨家搜索财
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
坐在墙
,等着“鬼
”
门,街门是开着的。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
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
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
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
张,再加上一家饮
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
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
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
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
而
的个
,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
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教师,把
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
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
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
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
”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确
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快到年底,活计都去,我们就忙着筹备过年。我们的收
有限,当然不能过个
年。可是,我们也有非办不可的事:灶王龛上总得贴上新对联,屋
总得大扫除一次,破桌
上已经不齐全的铜活总得
亮,猪
与白菜什么的也总得多少买一些。由大
人家看来,我们这
筹办工作的确简单的可怜。我们自己却非常兴奋。
家里很穷,所以母亲在一冬季就必积极劳动,给人家浆洗大堆大堆的衣服,或代人赶作新大衫等,以便挣到一些钱,作过年之用。
从那以后,我们一家人怎么活了过来,连我们自己也难以说清楚,只说一件事吧: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我们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
劳动使我们穷人骨,有自信心。她使儿女们相信: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噔噔的响。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里找骨
。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
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
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
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
们剃
,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
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
哪里来的一位侄
,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
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
母
也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