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文协与会刊(2/4)

空袭警报!

我赶到前面,找着个空位就坐下了。多么巧,这一桌都是诗人!左旁是穆木天先生,右旁是锡金先生,再过去是宋元女士彭玲女士和蒋山青先生…。一盘橘已被抢完,我只好把酒壶夺过来。刚吃了两个菜,主席宣告,由我朗读大会宣言。王平陵先生不知上哪里去了。我就登了他的椅,朗诵起来。没想到这么累得慌,读到一半,我已了汗。幸而喝过两杯酒,还没落个后力不佳。读完归座,菜已吃空,未免伤心。

振铃了,全肃立。全堂再也听不到一声音。



早晨到会来时的那不安,已因会场上与餐厅间的悦而忘掉。可是,到底未所料,敌机果然来了。好像是暴敌必要在这群以笔为武的战士们团集的时候,给予威吓,好使他们更决的抗日。日本军阀是那么愚蠢的东西呢?炮火屠杀只足以加中华民族的团结与齐心呀!他们多放一个炸弹,我们便加一份抗战的决心。谢小鬼们!

已到晌午,没法再多请人演讲;其实该请的人还很多呢。邵力先生(主席)便求老向先生向大家报告:(一)请到门外去照像。(二)照完像,到普海吃饭,来宾和会员都务请过去。(三)午餐后,会员就在普海继续开会,省得再往回跑。

盛成先生朗读致全世界作家书的法文译文,读得真有工夫,博得几次的满堂彩。

人更多了。女宾开始求大家签字。我很羡慕她们,能得到这样的好机会;同时,又很惭愧,自己的字写得是那么坏,一页一页的专给人家糟蹋纸——而且是那么讲究的纸!

快开会,一看见了郁达夫先生。久就听说,他为人最磊落光明,可惜没机会见他一面。赶上去和他握手,果然他是个豪的汉。他非常的自然,非常的大方,不故意的亲,而确是亲。正跟他谈话,郭沫若先生来到,也是初次见面。只和郭先生说了一句话,大会秘书的朋友便大家就位,以备振铃开会。党政机关的官长,名誉主席团,和主席团,都坐在台上。名誉主席团中最惹人注意的,是日本名写家鹿地亘先生,量不算太矮,细瘦;苍白的脸,厚厚的发,他不很像个日本人。胡风先生陪着他,给他向大家介绍。他的背着,而腰与手都预备好向人鞠躬握手,态度在稍微拘谨之中恳挚,谦虚之中显沉毅。他的小小的,好像负着大于他几千几万倍的重担。他的脸上显着忧郁,可是很勇敢,,来向真正和平的朋友们握手,齐往艰苦而可以达到正义的路上走。他的妻坐在台下,样颇像个广东女人。

得相见;可是目前有这么多文艺界朋友,聚在一堂,多么不容易呢!

照像真闹,拿着像匣的你挡着我,我挡着你,后面的着急,前面的连连的照。照了好大半天,才大家有份的都“满载而归”

光,在大家的笑脸上,大家携手向饭馆行。老的小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的矮的,文的武的,洋装的华服的,都说着笑着,走了一街。街上的人围拢来,大概觉得很奇怪——哪里来这么多酸溜溜的人呢?

邵力先生宣告开会,王平陵先生报告筹备经过,并读各的贺电。两位先生一共用了十分钟的工夫,这给予训话和演讲的人一个很好的暗示——要短而。方治先生和陈长的代表训话,果然都很简短而到。鹿地亘先生讲演!全场的空气张到极度,由台上往下看,几乎每个人的都向前伸着。胡风先生作了简单的介绍,而后鹿地亘先生的柔韧有劲的话,像用小石投似的,达到每个人的心里去。几乎是每说完一段,掌声就雷动;跟着就又是静寂。这一动一静之际,使人到正义与和平尚在人间,不过只有心雄识远的人才能见到,才肯不顾世俗而向卑污黑暗攻,给人类以光明。文艺家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呀!

普海楼上已摆好十几席。大家顾不得席,有的去找久想晤谈的友人谈话,有的忙着给小们签字——冯玉祥先生已被包围得风雨不透。这时候,我看见了卢冀野先生。他更胖了,诗也作得更好——他已即席成七律一首;还说要和我的那首文协成立会的贺诗呢。我俩正换住址,前面喊起席呀,席呀!

一位难民不知怎的也坐在那里,他立起来自动的唱了个亡曲,大家也报以掌声。他唱完,冯玉祥先生唱了个吃饭歌,词句好,声音大,大家更是兴。老将军唱完,还敬大家一杯酒,他自己却不喝,烟酒是与他无缘的。跟着,我又去宣读告全世界作家的原稿,孙师毅先生朗读胡风先生起草的告日本文艺作家书,老向先生宣读劳最领袖暨前线将士的电文。饭已吃完。

周恩来先生与郭沫若先生相继演说,都简劲有力。末了,上来两位大将,冯玉祥先生与陈铭枢先生。这两位都是会员,他们不仅好文艺,而且对文艺运动与文化事业都非常的关心与护。历史上——正像周恩来先生所说的——很难找到这样的大团结,因为文人相轻啊。可是,今天不但文人们和和气气的坐在一堂,连抗日的大将也是我们的会员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