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亲不亲故乡人(2/4)

那时候叫考察团),有的是间接的友人跟团来,有次是给拉去零碎翻译,还有一次是国内工商界组团来,当时我尚在给一家商业杂志写稿,总编嘱我去旅馆看看写一篇访问。 旅馆的大厅本来是一个公共场所,偶尔大声说话并不犯法,可是同胞们一团总是二十多个人,大家目中无人的“喊话”声量惊人,四星级旅馆宁静的气氛因为同胞的侵完全破坏,一些原先在看书或阅报的其他旅客在忍无可忍之下大半向我们轻藐又愤怒的瞪了一无可奈何的离去。 有一回我实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的微笑着向几位中年同胞说:“我们小声一说话好吧?”这句话说来我脸就先红了,觉得对人太不礼貌,可是听的人本没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声量压过了我太多,虽然我的情并不太温柔,可是总不能手打人叫他们闭嘴吧! 大声谈话不是人格上的污,绝对不是,可是在公共场所我们会变成不受迎的一群,所到之人人侧目皱眉,这总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 为什么不有备而来 俗语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本是增长见闻最直接的收方法。现在的世界跟古代不同,有关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资料多不胜数。我个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书,看地图,大略了解了要去的国家是怎么个情形,然后再亲去印证一番,我发觉用这方法去行路比毫无概念的一个陌生国度闯的收获要多得多。 碰见过很多游遍欧洲再来到西班牙的同胞,谈之下,他们所游所看的各国印象都很混淆,说不什么有见地的想,更有些人连地理位置都不清楚,这当然是因为奔波太烈,过分走必然的结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书本再来,那么游览时间的不够消化是可以因为事先的充实预备而补足的。 亲耳听过国内带团来的先生将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城多雷托叫“乡下”在旅馆宣布: “明天要去乡下旅行,参加的人请缴十五块金。” “乡下”是什么地方,离德里有多少公里来回,有些什么古迹文化和背景,带队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去了“乡下”回来的同胞在看过了大画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画,古城无以丽的建筑、彩陶、嵌金手工艺令人动不已的景象之后,居然没有什么想和反应。这情形令我讶异非常,我觉得这是导游的失职,他带领了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却不跟这群羊解释——这草丰,应该多吃,可是羊也极可能回答牧羊人:我们要吃百货公司,不要吃草。 这只是我看见少数同胞对文化的无,并不代表我所认识的其他知识份,这是一定要声明的。很可惜知识和财富往往并不能两得,有家产的暴发并不一定有家教,而得起庞大旅费跟团来旅游的往往是这批人占大多数。请你一定要给小帐 我的两个间接又间接的朋友跟团来到德里,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两人都在台外销生意。他们一抵达旅馆便上打电话给我,我一分钟都没有耽搁就坐车去了他们下榻的旅馆。 当我跟他们见面时,旅馆正在分房间给这群同胞,发已白了的茶房将这对夫妇的两个大箱提房间,有礼的平放在搁箱架上。这两个朋友就跟我说话,无视于已经稍窘迫垂手立在一旁等小帐的人。 当时我想他们可能没有当地钱,所以很快的掏钱来给了茶房并且谢了他一声。 “什么?还要给小帐的,这习惯不好。”那位太太上说了。 “住来提箱给一次,搬去提箱再给一次,就好了。”我说。 “我们跟团来的,说好一切全包,这额外的开销不能加的。”她不但没有谢我,反而有些怨怪我的气。 我突然很讨厌这个说话的太太,境随俗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如此固执,损失的何止是那几块钱小帐。 我也是个节俭的人,婚后每年回德里去一次,住同样的旅馆,里面工作的人总还记得我,原因很简单,我离开的时候总是给小帐,连接线生都不忘记她,因为经常麻烦的人往往是这位小。小帐一共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换来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的。 持不付小帐的同胞太多了,我们何苦在这件小事上被人轻慢呢。 大家来果 我赴旅馆接两位太太去逛百货公司,在大厅里碰到其他几位同胞都要去,所以我们大群人就上街了。途中经过一间小小的店铺,里面陈列了成箱成排鲜艳如画,彩缤纷的各果。同胞们看了烈的反应起来。 那位留着小胡的胖老板好端端的在店里坐着,突然间闯一群吱吱喳喳的客人,连彼此照个面的时间都没有,他的果已经被十几双手拚命的又掐又又拎起来,无论是桃、杏、梨还是西瓜都逃不过那一只只有经验的指甲。 这个老板好一会才回过神智,气得个发昏,大喊大叫的骂起山门来,我赶快跟他说: “这些过的我们买,对不起,对不起!” 这位老板还是狂怒着,啪一下把同胞手里抱的一个甜瓜夺了过去,瞪大喊了一声: “野蛮人!” 我听了这话也动了气,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