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回:
《卞藏本》是: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像)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图画于后。但其真
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
内衔下(来)。今[[若]]
其[[
画]](形式绘于后),[[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
光,亦非畅事。故今只
其形式,无非略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
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蠢大之
"等语之谤。]]
特别需要提的是:上面的诗句和诗句以前的改动和《列藏本》相同;即取自《列藏本》。
4)第九回: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权)就[[臭]](假)。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内念[[
]](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
向莺儿笑
:"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
:"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一样儿)。"宝玉听了,忙笑
:"原来
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
:"[[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
):"[[好]]
,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
]]:"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在金)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
]](下)来。宝玉忙托了锁(细)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
式画下形相:]](正面是不离不弃;那面是芳龄勇继)。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从)]]何[[香气]](何来的),遂问:"
熏[[的]](得)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
:"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
:"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
:"是了,是我早起吃了
药的香气(未散呢)。"宝玉[[笑]]
:"什么
药,这么好闻?好
,给我一
尝尝。"宝钗笑
:"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与红妆。
《卞藏本》是:
《丙本》(庚)只有一字之差,《甲辰本》将《丙
本》(庚)的“尽”字改成“禁”字。这就是说,《甲辰本》这
分的内容未
行修改,保持《庚辰本》的文字。相反,《卞藏本》的改动比较多;再次说明:《卞藏本》与《甲辰本》不是一个母本。
**:从上面可以看,将《丙
本》(庚)修改成《卞藏本》时,所改动的地方很多;但仔细分析所修改的词汇时,就会发现:不是曹雪芹所
的修改。下面专门讨论。
当《丙本》(庚)同《甲辰本》、《列藏本》和《戚序本》比较时,虽然也有词汇的改变,但数量都不多。《戚序本》的改动只有9
,《甲辰本》为11
,《列藏本》为16
;但是,《卞藏本》的改动达47
!
[[好]](那)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补天剩)石的幻[[相]](像)。后人[[曾]]有诗嘲[[云]](曰):
这茗烟[[乃]]是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且又年轻不暗世事,[[如今]]听贾蔷说金荣如此欺负秦钟,连他爷[[宝玉]]都连在内,不给[[他]]个利害,下次越发狂纵难制了。这茗烟(是)无故就要欺压人的,[[如]]今得了这个信,又有贾蔷助着,便一
来[[找金荣]],也不叫金相公了,只说:"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贾蔷[[遂]]跺一跺靴
,故意整整衣服,看(了)看日影儿说:"是时候了。"遂[[先]]向贾瑞说有事要早一步。贾瑞不敢[[
]](扭)他,[[只得]]随他去了。这里茗烟[[先]]一把揪住金荣,问
:"我们[[
]](
喿)
不[[
]](
喿)
,
你[
几][
]相
?横竖没[[
]](
喿)你爹去罢了!你是好小
,
来动一动你茗大爷!"吓的满屋中[[
弟]](学生)都怔怔的[[痴望]](看着)。贾瑞忙吆喝:"茗烟不得撒野!"金荣气黄了脸,说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念)自己的[[两遍]],因笑(说)问:"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儿)。"莺儿笑
:"是个癞[[
]]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
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
)他[[不]](快)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